自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柞水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要求,结合柞水工作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五化”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精心组织,精细推进,压紧压实包保干部属地管理责任和包保企业主体责任,全力推动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组织部署“机制化”,凝聚攻坚合力。一是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题听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汇报3次,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高位推进。二是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县“两个责任”工作专班召开由县市场监管、教育、农业、经贸等部门参加的推进研判会9次,分析问题,研究方案,确保各行业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三是建立领导包抓推进机制。成立县食药安办包抓督导组,由县市场监管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按照地域分为乾佑河、社川河、金钱河三个片区,分片包抓,指导协调各镇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压实责任“清单化”,夯实工作任务。一是压实各级食安药办责任。按照《方案》要求,明晰各级食安药办牵头抓总责任,要求各级成立工作专班,明晰责任分工,任务具体到事到人。二是压紧包保干部责任。开展“五个一”行动,即每名包保干部要签订一份承诺书、一份责任清单,参加一次督导注意事项培训,人手一份包保干部应知应会手册、一份食安督APP操作导引,使包保干部做到包保责任清、包保任务明。三是压牢企业主体责任。采取发放宣传材料、集中培训、线上学习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和《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内容培训,累计培训包保主体1208人次,印发300份,使包保主体自觉做到常态化坚持“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目前,全县累计配备包保主体食品安全总监120人,食品安全员2048个。

开展培训“全员化”,奠定工作基础。一是县工作专班成立培训指导小组全方位开展“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和“食安督”APP培训,结合实际,制作简易版平台操作导引和“食安督”APP操作导引,县、镇食药安办工作人员和包保干部人手一份自学现用。二是组织召开县、镇、村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题培训会,县、镇食药安办派人到会培训指导,包保干部现场下载、现场操作,现场解决问题。三是组织培训小组对年龄偏大、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村干部进行应知应会培训,开展手把手演示,一对一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培训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培训23场次,培训413人次。
推进落实“实效化”,筑牢工作成效。一是按照工作任务,县市场监管局实行“周交账月通报”制度,加大阶段性工作的统筹指导,确保平台信息及时维护,数据定期动态调整,最大限度与实际保持一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实行片区执法人员联系包保干部制度,联合开展包保干部督导和监管部门日常执法142次,现场交办发现问题35个,及时跟进处理,确保督导有成效,违法必查处。三是充分发挥全县81个食品安全协管员作用,加强包保干部与执法人员对接,协助村级“两个责任”工作落实,协助解决问题,及时反馈村级督导情况,确保全县推进落实进度步调一致,成效不大折扣。
督查问责“常态化”,健全纪律保障。一是建立督促提醒制度,对各级包保干部发放“提醒函”,明确包保主体和督导时限,提醒包保干部按照节点开展督导工作。二是从严督查反馈,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级食药安办“两个责任”落实、包保干部督导入户、包保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报,限期整改到位,真正实现包保干部与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对接。三是从严执纪执法,对于多次不履行包保责任的干部将移交相关部门约谈提醒,对违法违规的包保主体将依法查处,形成强大震慑,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纵深推进、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共发放“提醒函”115人次,督导组明察暗访6次,第一季度督导完成率98%,督导发现问题140个,责令整改137个,立案查处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