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商南县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明确任务分工,精心培训指导,压实包保责任,坚持“一二三三四”工作法,扎实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见效。

凝聚一个共识。商南县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及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多次召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明确任务要求,统筹协调推进,使系统上下形成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印发两份书函。印发《商南县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告知书》,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目标、机制、包保干部工作职责、食品生经营企业的责任与义务等内容对包保主体进行详细告知,便于包保主体了解、支持、配合相关工作。根据督导工作时间及要求,分别给各级包保干部和包保主体印发《提醒函》,确保包保干部准确把握督导工作的时间、意义、形式及内容,包保主体明确责任和义务,及时完成督导。
夯实三方责任。一是压实包保干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该县工作专班积极沟通协调县级包保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包保。目前,19名县级领导对58个B级包保主体的第一轮督导已全部完成,C、D级包保主体督导已完成90%。二是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指导58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资料,制作包保责任公示牌,督促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三是压实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抓总职责。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要求,对全县2567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逐一核实,建立台账,对58个B级主体、334个C级主体、2174个D级主体逐一落实包保责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504份,建立包保干部账号468个。
健全三项机制。一是指导落实三项制度。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规模、食品的种类特点和技术流程,制定或完善适用于本企业的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分别由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三件事,确保制度和机制落实到位。二是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由食品安全员对生产加工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检查,如实记录检查情况,确保风险隐患始终在可防可控范围。三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该县市场监管局业务骨干下沉一线,开展手把手指导、一对一培训,指导包保主体建立安全管理、常态化防控、应急处置、宣传培训等4类档案,并完善相关资料,做到现场随时可看,资料随时可查。
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积极沟通协调。该县工作专班先后3次深入58家B级企业开展拉网式调研检查,组织召开座谈会5次,督促包保主体完善台账资料,指导包保干部完成“食安督”APP下载注册和督导信息上传,对全县包保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日统计、周通报、月研判机制,使常态化风险防控扎实有效。二是抓好宣传培训。举办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包保干部工作培训会,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解读岗位职责,补齐责任落实的短板。印发《包保干部应知应会工作手册》1000份,采取上门服务、线上答疑、电话回访等形式,督促指导企业和包保干部落实双方责任。三是打造一批示范点。努力打造该县高级中学、县高级职业中学、第六幼儿园、县茶叶联营公司、威水饮品有限公司、祥瑞源琪等6家包保主体作为示范点,经验做法正在向C、D级主体推广,企业守法自律、依规经营的主体责任意识基本形成。四是强化考核督查。将包保工作列入2022年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内容,印发《关于对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进行督查检查的通知》,抽调专人负责,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抽查等方式,对10个镇(办)工作机制、包保台账、“三清单一承诺”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查,截至3月中旬,下发通报1份,发现并解决问题15件。(朱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