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行上中下……”2月18日上午,一场全校师生同练少儿八段锦的场景正在丹凤县第五小学的操场上演。缓缓抬手、下腰、提踵、左右开弓,既展示了八段锦柔中带刚、动静相兼的特点,又体现出学生们朝气蓬勃、阳光健康的精神面貌。
记者看到,学生们个个全神贯注,认真练习,全校2700名学生共练八段锦,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丹凤县第五小学在大课间活动中创新融入少儿八段锦,将传统健身功法与现代校园体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新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大课间的内容,更助力学生在动静结合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丹凤县第五小学校长马平富介绍,此前,为了增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学校将大课间集体课间操改为“蛇形跑”集体跑操,学生们以班为单位列队慢跑,达到了每日1000米的跑步量,有效增强了学生体质,减少了“小眼镜”“小胖墩”的出现。本学期,学校进一步探索创新,在跑操之后融入五分钟少儿八段锦,实现从动态到静态的身心调适,让课间活动更加科学、多元。
少儿八段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武术招式,动作舒展优美,注重全身锻炼,兼具调理脏腑、改善体态和促进心理健康等多重功效。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积极联系北京体育大学胡晓飞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并选派体育老师接受专业培训。通过体育课、大课间、自由活动时间和社团活动,学校全方位推进八段锦教学,还通过班级群发送分解动作微视频,助力学生掌握要领。
六年级学生李济辰说:“学习八段锦后,我的身心更轻松,学习专注力和身体协调性都有明显提升,我希望更多同学能从中受益。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融合,同学们都很喜欢,参与度提高了。”
“除了引入少儿八段锦,本学期学校还计划增加体育课课时,将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从每周四节、其他年级每周三节逐步增加到每周五节,并延长下午课间活动时间至15分钟。上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足球、篮球联赛108场,这学期学校还将继续开展校园足球、篮球联赛,提升改造体育场地,设计地面体育游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课间活动选择。”马平富告诉记者。
丹凤县第五小学的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让运动伴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阳光、开朗、自信、健康的新时代少年。学校希望通过人人参与、举办比赛,将少儿八段锦打造成大课间的特色品牌,让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