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商洛市体育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1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tyj/2024-00116 发布机构 商洛市体育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9-05
名  称 商洛市体育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1号建议的答复函

姚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及竞技体育方面的建议》(第5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商洛市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精品赛事异彩纷呈,策划组织了以排球、龙舟、拳击三个项目为重点的“秦岭传奇”系列品牌赛事,商州马拉松、丹凤拔河、洛南钓鱼、商南太极拳、山阳武术、跟着赛事游镇安、柞水县公路自行车赛等县级特色品牌赛事活动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启动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市游泳馆等项目建设;建成商州群众运动公园、丹凤中华龙舟训练基地和100多个口袋公园,城区建成气排球、羽毛球多功能场地33块。全市镇(办)、村(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基本达到全覆盖。排球运动蓬勃发展,聚焦打造“国际排球名城”目标,以举办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锦赛为契机,相继举办2024年全国U19男子排球锦标赛、2024年全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2024年全市气排球交流赛等排球气排球比赛1200余场次,直接参与6万余人,排球运动已成为提升商洛见外率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针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落实。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一)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

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五进”活动,逐步推广健身项目,组织赛事活动,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形成人人爱健身、人人会健身、人人享健身、科学健身的良好氛围,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

(二)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

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各级体育设施布局和规模配置,促进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科学化。以城市体检评估为依据,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各县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

(三)建设绿色便捷全民健身设施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支持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建设。

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公共健身设施投入使用后不得挪用或侵占。

(四)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

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等相关规定,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老年人使用场地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帮扶,解决老年人运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构建无障碍体育环境,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便利。

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

(一)完善体育赛事奖励机制

尽快出台《关于优秀运动员残疾人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单位奖励实施意见》,对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界杯(总决赛)、世锦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省运会和省年度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训练单位、相关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完善针对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激励奖补制度,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管理等配套政策,为我市竞技体育追赶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加快各级体校改革

按照“特色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要求,努力完善业余体校训练项目布局,提升业余训练质量,创新发展训练模式,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和成才率。积极向先进地区体校学习办学经验,根据实际创新改革办学管理方式,进一步推进体校规范化建设,突出项目布局、场地设施,抓好队伍、经费保障等基础性工作。各级体校认真贯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做好选材、育才的基础训练工作和输送工作,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打好基础。

(三)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建立各级体校教练员进校园选材、训练机制,共同研究制定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允许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进一步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工作,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督导各级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以田径、球类项目为主的校级运动会。探索举办少儿体育技能大赛和选材运动会,灵活调整赛事、赛期,选拔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商洛市体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