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tyj/2024-00119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体育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9-05 | ||
名 称 | 商洛市体育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体育 | 文 种 |
张利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我市全民健身设施短板的建议》(第16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强力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我市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体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好转。一是市建成体育场馆16个,相继完成了120个镇办、1491个村、205个社区、487个移民搬迁点和15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器材配送。各县区累计建成室外多功能健身场地37块、游泳馆2座。二是持续推进丹江沿岸全民健身长廊项目建设,相继在主城区和丹江沿岸铺设塑胶健身步道12公里、骑行绿道21公里,投入健身器材近千件,新建室外多功能健身场地21块,建成适儿化、适老化健身社区多功能10处,在中心城区新建高水平气排球、羽毛球两用场地16处33块极大改善了城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三是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尤其是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通过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将体育健身设施投入到城市的“金角银边”,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
在全民健身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我市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上,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主要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下更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新时代商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尽快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对标市级“六个一”、县级“七个一”、镇村(社区)“三个一”目标,我市共有15个场馆没有完成,其中市级游泳馆已开工建设,设标准比赛池、非标准热身池各1个、观众坐席1500个,将在年底建成投用。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市全民健身中心将与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共建共享,县区13个场馆已制定清零计划,力争十四五末全部达标。
二是加快国家排球训练基地建设。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由综合训练中心、运动员公寓两栋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5.9万㎡,总投资5.77亿元。综合训练中心设置6块排球场地,同时可满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手球等多种球类训练,实现“一馆多用、一馆多能”。运动员公寓设标准间232间、套房28间,设有会议中心、出征大厅、宴会厅、健身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水疗中心等设施。目前,两栋建筑地基开挖已完工,综合训练中心计划年底前竣工投用,运动员公寓年底前主体竣工、2025年底竣工投用。对原有的市体育馆进行改造提升,座位数由4300座增加至6000座,将原有的球类训练馆改造为3块室内沙排训练馆。
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建设。两个基地设在丹凤县棣花古镇,排球训练基地占地4.1万㎡,包含排球比赛馆、训练馆各1座,训练馆内设10块训练场地和功能用房,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地基开挖,将于今年底建成投用。龙舟训练基地建在与排球基地相邻的丹江水域,500米长的6条赛道、停靠码头已经建成。
四是进一步完善社区运动设施。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体育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运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小区按照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在全市建成一批全民健身示范社区,积极筹资建设体育公园、智能化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场地,把健身场地设施建到群众身边。
商洛市体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