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tyj/2024-0012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体育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8-19 | ||
名 称 | 商洛市体育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39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体育 | 文 种 |
民建商洛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23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为目标,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统筹推进体育设施、全民健身、竞技体育、赛事经济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积蓄了强大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商洛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一)统筹规划整体有序推进。编制完成了《商洛市“十四五”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现场推进会研究体育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体育系统相关活动,并多次对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一赛事两基地”(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写入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和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1121”施工图中,将打造“国际排球名城、中国赛事名城”列为“两个打造”内容之一。游泳馆项目正在高效推进,力争年底前建成;康养之家·国家排球训练基地和运动员公寓(体育宾馆),2025年建成投用;在丹凤县棣花古镇建设“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计划年底建成投用。
(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提速进位。全市体育系统储备项目60个,重点建设项目9个,申报2024年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设施项目25个;2021年至今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各类专项资金超过亿元。加大体育公园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市人民体育公园、商南县鹿城体育公园、镇安县金台山体育运动公园建设。结合全市“两拆一提升”专项行动,积极与市城管局沟通衔接,在拆除违法建筑后的空地上,修建城市口袋公园,安装新型体育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健身服务。全市共实施全民健身场地2318个。相继在主城区和丹江沿岸铺设健身步道12公里、骑行绿道20余公里,投入健身器材近千件,新建室外多功能健身场地21块,建成适儿化、适老化健身场地13处。全市已建成的16个体育场馆全部免费低收费开放。对丹江公园5公里的健身步道进行了更新铺设,持续做好丹江沿岸体育健身设施器材维护、修补等工作。
(三)重大赛事提档升级。精心打造“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精品赛事,市级策划了以发展排球、龙舟、拳击三个项目为重点的“秦岭传奇”系列品牌赛事,同步推进商州马拉松、丹凤拔河、洛南钓鱼、商南太极拳、山阳武术、跟着赛事游镇安等县级特色品牌赛事活动蓬勃发展。一项项精彩比赛,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体育竞技之美,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深入开展,也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介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扩大了商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体旅融合协同发展。积极实施“体育+”工程,充分发挥各县区优势,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和包装一批本土健康体育产业,着力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培育一批体育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体旅融合品牌,实现每个县区都有健康体育产业。经市政府同意并经市国资委批复,市级成立了陕西商洛市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正式营业;引进了1家规上体育企业。洛南先后荣获“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梦•避暑之都”“中国宜居生态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依托深呼吸小城,康养的首选之地生态优势,筹办国家级钓鱼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钓鱼爱好者参赛旅游。柞水先后建成营盘终南山寨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飞跃终南极限运动乐园、柞水溶洞峡谷漂流、云山湖康体生态体育公园等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10余处,其中营盘终南山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续三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基本形成了“体育+旅游”产业体系。
二、下一阶段主要措施
(一)大力支持产业公司发展。近年来,市县两级都在积极探索并成立体育产业公司,市本级和商州区成立了体育产业公司,商洛学院成立了陕西智慧星耀实业有限公司,这些产业公司的成立,填补了我市没有本土体育产业公司的空白,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支持产业公司做大做强。在今后工作中,从市级到县级体育部门,我们将对产业公司发展予以支持,一般赛事和工程优先交由市体育产业公司运营,用他们创造的业绩反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
(二)持续发展赛事经济。今年要举全市之力,精心组织举办好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持续提升商洛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商洛、走进商洛,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发挥生态、气候、康养、区位优势,精心策划“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精品赛事,市级继续做大做强“秦岭传奇”品牌,县级继续打造提升特色赛事品牌,精心包装赛事、推广营销赛事,吸引冠名赞助,实现赛事效益最大化,减少政府办赛投入,达到“以赛养赛”目的。秉承“办一场赛、兴一座城”理念,市级依托“秦岭之家”国家排球训练基地、丹凤县依托“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等知名度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赛事、集训活动在商举办,同时引导各县区积极谋划、大力争取高规格基地、高水平赛事落地,依托商洛优美自然环境及特色体育传统优势,提高体育赛事体系的整合度和挖掘度,进一步打磨“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精品赛事,形成区域系列体育赛事发展格局。
(三)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指导洛南、商南、镇安、柞水成立体育总会,力争实现县级体育总会全覆盖,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开展服务。进一步理顺市县体校、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企业之间的职责关系,坚持竞技项目体育协会向市县体校回归、体育俱乐部向体育协会聚拢、体育企业向体育产业发力,形成“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格局。鼓励体育协会创先争优、树立典型,以先进带后进,提升整体运营水平。大力支持体育协会发展壮大自有品牌赛事,增强协会自身造血功能。
(四)推动“体育+”融合发展。以体育赛事举办为契机,组织举办各类运动员、教练员专业培训,赛后康养恢复训练等活动,进一步催生运动处方、心理咨询、会务服务、体育彩票、体育保险等产业,着力延链补链,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上做文章,引导柞水县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全力推进营盘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打造云山湖与古道岭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创新“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节会”“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积极促进体育与康养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为全市做好示范推广,不断完善我市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握宣传重点,抓住赛事活动这个核心宣传资源,围绕赛事搞宣传,围绕活动强传播,挖掘赛事丰富内涵,强化体育产业宣传,提升体育文化魅力。拓展宣传渠道,市级持续深化细化与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商洛新闻网等媒体通力合作,引导县区加强和当地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协同联动,凝聚宣传合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加大对新媒体的运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小视频等平台,多渠道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宣传,鼓励网络达人、网红大V参与体育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宣传实效。
以上是我局针对您提出建议作出的答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期望您对我们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商洛市体育局
202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