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构建乡村体育生态系统 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索 引 号 styj/2024-00060 发布机构 商洛市体育局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2-03-23
名  称 构建乡村体育生态系统 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较大分化,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步调有待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随着产业升级、产能提升,农业的现代化已经走到了历史高位,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农民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化缺位。目前我国农民群体中,具有进城能力、完成举家城市化转变的还是少数,多数家庭采取“年轻人进城、老年人留村”的策略。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指乡村经济的发展,更是指包括体育在内的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体育振兴战略不仅包括乡村体育文化的弘扬、农村体育人口比例的提升,也包括通过发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从而凸显农民主体性、提升人民幸福感。目前农村各个年龄阶层群体的体育参与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对于构筑更为健康的体魄,在生理和心理上激活并强化乡村建设使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只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才能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如乡村旅游、乡村文娱)的发展,起到以体育为核心的多维度项目发展的集群效应,实现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农村体育产业价值,凸显农民主体性农村体育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质和层级,还能够带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主体性价值观的延伸与普及。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实践导致农村经济、文化、体育、健康等领域发展全面落后,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的价值发掘以及农民体育实践主体性的发挥均存在短板。因此,需充分挖掘农村体育产业价值,从而全面开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其关键在于凸显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农村体育产业的价值。各地农村地区不断出现“体育+器材制造”“体育+赛事推广”的产业发展新增长及案例。例如,陕西白马滩镇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健身步道、漂流项目、自行车道等,为1300多个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广东省近年来以全民体育健身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切入点,不断挖掘体育健身的多元潜能和产业带动能力,使更多农村群众能够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广东省政府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韶关“穿越丹霞”50km徒步、汕尾“相约梅花”40km徒步、广清穿越徒步、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以及各类马拉松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排在贫困、偏远农村,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从城市前往农村参与活动,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当地知名度,促进农副产品的销售,推动民宿等新兴产业发展,以体育为抓手,实现乡村建设、旅游、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全面综合治理,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挥了体育的特别功能和独特作用。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传统体育旅游,乡村体育旅游更具有交互性、趣味性、属地拓展性,可利用的场地较多。参与乡村体育旅游的游客在多样化的乡村场域结构中进行体育竞技和游戏体验,通过风景打卡、景点拓展,将自然风光更好地与竞技相结合。同时,乡村体育旅游也丰富了乡村居民的体育锻炼资源和形式,包括运动场地、设施、器材、锻炼路径、活动路线、健身方式等。在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充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的需求与体育旅游发展实践紧密相连,可以成功激活农村环境中“沉睡”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例如,青海省具备绿色生态基础和开展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旅游赛事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青海的“体育特色+场景化旅游”融合之路的成功在于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形成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赛事项目。因此,农村体育产业的升级换代,不仅提升了农村整体风貌,发展了农村经济,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新的整合再分配,解决贫困对象识别不精确、退出机制不明朗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践行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构建农村独特的体育生态系统,提升农民幸福感农村体育发展需要通过农民的亲身参与,形成不同于城市的独特体育生态系统,由此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其间,政府的主动引导不可或缺。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在精准扶贫中注入体育元素,先后在重点贫困村开展全民健身与健康知识普及等系列活动,开启“体育+”深度融合模式,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以及构建农村体育“自产、自训、自赛”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人才保障,在专业体育人士的带领下搭建起体育文化传播路径,通过大规模、高频次、广覆盖的体育锻炼活动激发农民的体育意识,为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奠定基础。

2018年以来,新疆全面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深挖旅游发展潜力,在促进当地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体育精准脱贫之路。2019年12月,特克斯县冬季旅游喀拉峻冰雪运动中心在喀拉峻滑雪场落成,持续5个多月的冬季文化体育旅游系列活动随之展开。在体育健身活动中融入冰雪趣味活动、民俗文化实践体验、冬季摄影专项采风服务、冬季冰上雪上体育赛事等多项内容,让特克斯旅游人气“旺”起来,活动“热”起来,以进一步带动新疆的农牧民完成脱贫。目前我国的冰雪项目蔚然成风,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具有冰雪项目优势发展传统的北方地区也在进一步开发、挖潜冰雪项目的新价值,从振兴农牧民生活的角度,将体育和旅游、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与城市体育相比,农村体育的可挖掘空间较大,农村体育的主体需求有待更深入地发掘与激活。农村有较大的可利用的物理空间,但是在专业指导、场地条件、组织策划、科学引导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投入,满足农村体育发展和改革所需的基本保障。因此,农村通过构建“自产、自训、自赛”的独特体育生态系统,以体育为载体,以提升农民幸福感为目标,以人民是否满意为主要标尺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路径,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来源:体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