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商洛市召开202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会议,市卫健委荣获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实现年度考核“七连优”。
2024年,市卫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卫健委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一都四区”建设目标,围绕“强内涵、提能力、优服务、引人才、保健康”主线,按照“1335”工作思路,奋勇争先、笃行不怠,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构建“党委书记、班子成员、党建联络员+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举办“卫健大讲堂”12期。市疾控中心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市中心医院荣获全国卫健系统先进集体。二是深化综合医改更加有力。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个,制定出台医疗资源下沉管理办法,下派执行院长18名、医务人员331名,共建科室54个。山阳县被评为“全国医共体建设示范县”。三是健康商洛建设更加深入。评估命名市级健康细胞示范样板单位33个,评选“健康形象大使”2名、“健康达人”20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率达26.33%,健康商洛建设“644”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四是医疗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市中医医院门急诊楼建成投用,丹凤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新建洛南县中医医院、商南县妇幼保健院项目主体竣工,柞水县医院建成全市首家互联网医院。打造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五是群众就医服务更加便捷。加速推进西商医疗“三同”计划和“组团式”帮扶,共建特色科室、名医工作室59个,引进新技术、新项目803项。全市二、三级医院60项和98项检验结果实现全省互认。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减少挂号12.1万人次,节省费用64.5万元。六是基层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组建签约团队878个,服务四种慢病患者7.9万例,在管大病患者2.2万例。商州区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落地实施,年度创建基本标准卫生院23家、国家推荐标准卫生院9家。全市基层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分别增长6.6%、33.7%,诊疗量占比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七是公共卫生应急更加高效。建成急救分站32家,院前急救体系向乡镇延伸。成功保障2024国际沙排U19世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00余场次。启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与西安、南阳等地市建立传染病防控跨区域联动机制。全省“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献血者日”等多项省级活动在商洛市举办。八是重点人群保障更加完善。开展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试点。建成普惠性托育机构95家托位8120个,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4.03个。镇安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建设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4家。商洛市、商南县分别创建为“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秦岭美食地标城市”。九是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坚实。实施“553”人才引培工程,多形式招引省内外知名专家57名。中组部西北五省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交流会议在丹凤召开。全市64个单位283个重点岗位负责人完成轮岗、24家公立医院573名临床科室负责人完成“任期制”。十是行业综合管理更加规范。完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探索建立“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高值医用耗材使用规定、外送样本检测管理规定等10项制度,廉洁风险防控更加严密。
2025年,市卫健委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卫健委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按照“12235+10”工作思路(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两个重点,紧扣两个强化,优化三大体系,抓实五项工作,办好十件实事),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办好为民服务实事,全面推进健康商洛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商洛市“一都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