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卫计局:
接省卫生计生委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将于今年10月份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为做好我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对象
全市范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事全科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护理等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竞赛形式
本次活动采取镇级、县区级、市级三级选拔竞赛的方式进行。所有镇级要全部组队参与县级技能竞赛,所有县区级要全部组队参加市级竞赛。市上通过全市竞赛择优选拔队员组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
四、时间安排
本次全员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全员练兵(6月1日-7月10日):各县区组织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二)县级竞赛(7月11日-7月25日):各县区组织开展县区级技能竞赛活动。
(三)市级竞赛(7月26日-8月15日):市卫计局组织开展市级技能竞赛活动。
五、竞赛项目及人员组成
竞赛设全科医疗城市、全科医疗农村、社区护理3个个人竞赛项目和1个团队竞赛项目。各县区共选拔参赛队员6名,其中“全科医疗城市”、“全科医疗农村”、“社区护理”项目各1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项目3人。
“全科医疗城市”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执业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参加。“全科医疗农村”项目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执业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及乡村医生参加。“社区护理”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取得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的护士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项目由来自同一个单位的从事全科医疗(注册为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和社区护理(取得护理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各1人组成团队参加。(参加个人竞赛的人员不得参加团体竞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要求基层卫生在岗工作人员,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3年及以上(2013年1月1日之前)。村卫生室人员要求在村卫生室工作3年及以上(2013年1月1日之前),为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的乡村医生或注册护士。
六、竞赛内容
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相关法律规范、基础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技能(附件2)。市县级技能竞赛命题以全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大纲为主要依据(附件3)。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各县区卫计局要充分认识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市卫计局成立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领导小组(附件1),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县区也要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人员,强化措施,认真做好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培训、专家讲解等形式做好岗位练兵活动。县区要建立有效奖惩激励机制,把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得力措施予以推进。要加强对参赛人员资质的审核,对弄虚作假、未开展岗位练兵和组织技能竞赛,直接组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的,取消县级组织工作考评成绩,全市通报批评。
(三)加强经费保障。各县区卫计局要列支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专项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通过活动开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百姓健康的能力,规范基层执业行为,树立一批技术服务标兵,推动全市基层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四)加强督查指导。市卫计局将组织人员对县区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对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县区也要组织人员定期对岗位练兵活动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各县区要尽快完成已经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合格的基层卫生人员加注“全科医学”专业注册工作。竞赛活动全市提供统一题库,不提供模具信息。县区竞赛活动结束后要将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通知、方案、岗位练兵人员名字单、竞赛照片、影像资料、效果评价报告等)报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办公室。
联系人:袁 莉 联系电话:2986183
附件:1.商洛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2.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内容及参考书目
3.全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大纲
商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6月7日
附件1
商洛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
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寒 冰 市卫计局局长
副组长:郝玉锋 市卫计局副局长
成 员:何鹏超 市卫计局办公室主任
袁景琳 市卫计局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科科长
周宝玉 市卫计局医政医管科科长
任晓萍 市卫计局项目资金管理科科长
陈书太 市卫计局法制科科长
夏会会 市卫计局宣传与信息化科科长
王兴来 市医改办综合科科长
唐兆奇 市卫计局中医科科长
代小丽 市卫计局疾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
袁 莉 市卫计局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科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计局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科,具体负责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等工作。
附件2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内容及参考书目
(一)医疗卫生相关法律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务院令第588号)
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
4.《处方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53号)
5.《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
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卫妇社发〔2011〕38号)
7.《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国卫办医发〔2013〕40号)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二)专业知识
1.全科医疗: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相关技能,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等。强调以人为本、连续性照顾的全科医学理念,运用全科临床思维方法,提供防治结合的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健康管理。
2.社区护理:包括社区护理基本理论与工作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提供防治结合的团队式服务。
3.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包括全科医疗、社区护理和基本公共卫生应知应会内容。重点考核团队各成员在工作实践中分工协作能力、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能力、对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力。
(三)操作技能
1.全科医疗:包括全科医生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操作、急救技能、常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综合病(案)例分析等,突出全科临床思维,体现人文关怀,要求操作技术规范、娴熟。
2.社区护理:包括社区护士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操作、急救技能。突出整体护理理念及临床思维,体现人文关怀,要求操作技术规范、娴熟。
3.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包括全科医疗、社区护理和基本公共卫生相关内容,重点考核团队各成员间分工协作的综合处置与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
(四)参考书目
1.全科医疗
(1)梁万年,路孝琴.全科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祝墡珠.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杜雪萍,席彪.全科医学基层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四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社区护理
(1)杜雪平,王永利.实用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郭爱敏,周兰姝.成人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卫生部 总后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附件3
全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大纲
(全科医疗)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
传染病防治 |
传染病的分类 |
传染病报告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
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 |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储存 |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
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消毒灭菌的要求 |
安全注射 |
处方管理 |
处方书写规则 |
处方剂量与数量的书写 |
麻醉药品处方用量 |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 |
全科/家庭医学的主要概念与原则 |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的定义 |
全科医学的特点 |
全科医生的诊疗模式 |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
社区卫生诊断 |
全科医疗相关知识 |
常见症状的识别、诊断与鉴别诊断、初步处理与转诊 |
发热、头痛、乏力、失眠、消瘦、头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水肿、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便秘、腹痛、黄疸、咳嗽、咯血、血尿、尿频和排尿困难、贫血、腰痛、关节痛、异常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皮疹、鼻出血、焦虑、抑郁、小儿发热、小儿惊厥、小儿腹泻 |
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紧急处理及转运原则 |
心脏骤停、急性气道梗阻、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竭、休克、多发创伤、颅脑外伤、气胸、骨折、手外伤及肢(指)离断、脊椎外伤、烧伤、电击伤、中毒、中暑、淹溺、动物咬、蜇伤 |
常见疾病的筛查、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含中医)、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随诊 |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含静脉血栓形成) |
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胃食管返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肝硬化 |
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感染(含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石 |
阴道炎、原发性痛经、绝经综合征、乳腺癌、子宫颈癌、孕期保健管理及产后访视 |
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 |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管理和评价 |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及社区管理和评价 |
晚期肿瘤患者的舒缓疗护 |
全科医疗相关技能及职业素质 |
全科临床思维 |
临床案例分析(包括医患沟通、人文关怀) |
基本技能 |
病史采集 |
体格检查 |
急救技能 |
心肺复苏 |
电除颤 |
基本操作 |
换药、包扎止血、脊柱损伤的搬运、清创缝合、导尿术、留置胃管、灌肠、胸膜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心电图机操作 |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 |
常见心电图 |
动态血压 |
X线片检查读片 |
常见脑血管病头颅CT检查 |
相关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
健康教育 |
预防接种 |
老年人健康管理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
(社区护理)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
传染病防治 |
传染病的分类 |
发现传染病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提供的服务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
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的要求 |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应达到的要求 |
社区护理相关理论与工作方法 |
社区护理相关理论 |
基本卫生保健的原则 |
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
社区护理的概念与特点 |
三级预防的概念与应用 |
现代医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义 |
社区护理相关工作方法 |
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
沟通技巧 |
社区护理相关知识 |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流程 |
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
社区健康教育 |
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 |
社区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与技能 |
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 |
临终关怀 |
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的护理 |
老年人保健 |
老年人的疾病特征和心理特点 |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
老年人健康体检 |
老年人家庭访视 |
老年人饮食运动指导 |
老年人居家安全(生活环境调整、安全防护、用药指导) |
老年人认知障碍及其它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管理 |
儿童保健(0~6岁)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 |
儿童免疫规划 |
新生儿管理规范 |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
心力衰竭、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
胃炎、消化道溃疡、便秘、肝硬化、胆石症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腹症 |
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 |
围绝经期综合征 |
糖尿病、血脂异常、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
肺结核、麻疹、手足口病、肝炎 |
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折、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
缺铁性贫血 |
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和管理 |
高血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及社区管理;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级预防 |
其他 |
损伤、创伤、烧伤、中毒(有机磷、一氧化碳)、犬咬伤、气道异物 |
社区护理相关技能 |
患者评估技术 |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质指数 |
快速血糖测定 |
给药技术 |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密闭式静脉输液 |
呼吸道管理技术 |
雾化吸入、有效排痰 |
抢救技术 |
心肺复苏 |
心电图操作及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的心电图判读 |
吸氧 |
置管技术 |
导尿术、留置胃管 |
中医适宜技术 |
拔罐、捏脊 |
其他 |
伤口护理、婴幼儿抚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