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wjj/2024-0009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09-20 | ||
名 称 | 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号《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卫生 | 文 种 |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函
石红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第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事关全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发展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包括基层在内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截至2022年底,全市城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18个,其中,医院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25个(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123个,村卫生室208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6个。各级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6151张,卫生技术人员17090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5497人、注册护士6710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2人、注册护士3.32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16个。2022年全市总诊疗891.6万人次,其中门急诊874.2万人次、出院27.4万人次。全市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调整为89元,较上年增加5元。
二、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暴露出了我市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是基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大部分没有设置规范的发热诊室和临时隔离病房,防护物资相对短缺,检测设备比较落后,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水平较低。二是上下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各县区医共体建设滞后,基层医疗机构各自为战,特别在医疗救治、疾病监测报告等方面,与专业疾控机构配合不够紧密,制约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效率。三是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导致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难以提升。
三、“十四五”期间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我市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加强人才建设等多个维度,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分解落实,持续统筹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壮大。
1.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增加“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尤其要强化应对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好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服务项目,做实服务内容,做好服务监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2.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布,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快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扩充县级优质医疗资源。在每个县区选定3-5个人口相对集中、周边辐射作用明显、服务能力较强的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引进、使用、薪酬机制,解决好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重点解决好人才难引进、难留住问题。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在规培、进修、全科医生培训等方面,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个人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解决好各方后顾之忧。
4.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县级医院牵头,积极探索完善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县域医共体治理模式,推动各县(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整合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形成利益共同体,筑牢县、镇、村一体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强化健康教育普及和引导力度,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促进全民健康。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权威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向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技能培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
感谢您对卫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9月6日
(联系人:王甘楠 电 话:0914-233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