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wjj/2024-00121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10-10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5号建议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卫生 | 文 种 |
段芙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和疑难病症的初诊、转诊,适宜医疗技术推广应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工作,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改革事项狠抓落实。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商州区医院、洛南县医院、洛南县中医医院、丹凤县医院、镇安县医院、柞水县医院等6家医院门诊、住院大楼全部实现了新建,商南县医院、商南县中医医院、山阳县医院、柞水县中医医院、镇安县妇幼保健院、山阳县中医医院、商州区妇幼保健院等8家医院实现了整体迁建,丹凤县中医医院、商南县妇幼保健院、山阳县妇幼保健院等3家医院整体迁建有序进行,医疗卫生机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商洛市中心医院、镇安县医院、山阳县中医医院、洛南县中医医院等4家公立医院列入全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从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外部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医院党的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治理,持续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三是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近三年来,中央下达7354万元补助综合医改,下达6551万元用于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省、市、县三级财政下达15075万元补助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县区财政拨付49743万元用于公立医院人员工资发放、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的缴纳。全市8家医院创建省级创伤中心,9家医院创建省级胸痛中心,8家医院创建省级卒中中心,初步实现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和各县区医疗机构“三大中心”建设全覆盖的目标。建成43个市级质控中心、120个县级质控小组,开展业务培训、学术交流25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16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5个。建成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重点培养学术继承人6人。
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水平是一个持续过程。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努力:一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从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等方面综合发力,推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千县工程”建设项目。我市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6家县级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建设项目,我们将继续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级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在县级层面着重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肿瘤防治、慢性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着力提升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水平。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统筹各类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健康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扩大公立医院自主招人用人权,畅通招录绿色通道,不受编制岗位限制。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和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建设,建立健全学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激励机制,充实专业人才队伍。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上线医院HIS、LIS、PACS、电子病历、病案管理、门诊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院感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所有系统互联互通,推行电子健康卡等多种就诊模式,开通预约诊疗、预约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便民惠民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关心和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