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28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jj/2024-00139 发布机构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2-09-23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28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建商洛市委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提升城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多渠道引进人才”的问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为此,我们坚持“人才兴卫”战略,围绕“招、引、留”,多方位加强基层卫健人才引进工作一是积极施策,把人才“招”进来。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定向招聘医学本科生、人才振兴计划、事业单位招录、免费订单培养等方式和优惠政策,制定了降低学历门槛、发放安家费、自主带编制招录本科生等有效措施,大力引进卫生技术人才,持续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2021年,为县及县以下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259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21人,招聘乡镇全科医生15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医疗技术人员88人,有效地为基层引进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加大政策倾斜,为基层“引”进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为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的吸引力,对在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鼓励和政策倾斜。2021年,市卫健委联合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评定,全市共评定乡镇级中、高级职称人员147人,有效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实施“安心工程”,把人才“留”下来。解决基层人员的居住、伙食、洗澡等生活困难问题,实施完成了125所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建设任务,极大改善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安心、舒心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二、关于“健全基层医疗单位实用的基本医疗设备和检测设备”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加大农村卫健事业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先后投入资金16.81亿元,完成卫生建设项目1907个,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新建或改扩建。通过上级项目支持,为大部分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X光机、煎药机、制氧机、生化分析仪、微机、打印机等适用医疗和办公设备。2019年,为全市50个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彩超等医疗设备106台件,为795个村卫生室配发了健康一体机,镇村医疗机构办医条件显著改善;2020年,通过基层能力提升项目,为全市15个镇卫生院配备了DR、彩超、体温监测仪等医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提升;2021年,组织实施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项目,下拨9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和配备、提档升级医疗设施设备。同时,积极开展示范中医馆、村级中医堂创建活动,争取省级支持资金200万元、市县建设资金80万元,用于市级示范中医馆、中医堂建设。全市24所镇卫生院达到省市创建要求,106所村卫生室达到中医堂创建标准。

三、关于“实行激励机制”的问题。按照“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基本原则,全面深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活力和综合实力。一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学习借鉴咸阳经验,制定了《商洛市卫生健康系统落实“两个允许”实施方案》,从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个层面,完善政策措施,落实“两个允许”,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全市24家公立医院全部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两个允许”落实达到100%。二是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各县区大力推行基层医疗机构全员聘用制、院长聘任制,落实院长公开竞聘上岗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双百分”考核,依照考核结果核算绩效工资,奖优罚劣,多劳多得,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关于“加强业务交流培训”的问题。为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们通过项目培训、对口帮扶、远程诊疗等方式,聚焦弱项短板,强化业务培训,全力为基层培养一支业务全面、技术精湛的“本土”卫生人才队伍。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自2019年起,采取线上基础培训和线下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全力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2021年落实121.68万元,对58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骨干人员、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选派75名年轻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骨干医师培训;2022年,下拨87.12万元,专项用于207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二是积极开展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宁商协作项目,充分发挥支援医疗队专家的“传、帮、带”作用。2021年,共有10所省内省际城市三级医院和宁商协作南京市21个区级医疗机构与全市16个县区医院和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强化新技术、新项目培育、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省内派驻医疗队员111人次、省际派驻医疗队员51人次,先后培训医疗技术骨干2920余人、培养骨干医师84人、接收受援医院派员学习20人,支持开展新技术30余项、新建临床专科34个,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强覆盖全域的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先后投资50万元,建立了南京市鼓楼医院、市中心医院远程诊断平台,并与北京心医国际平台、省卫健委平台实现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覆盖81家基层医疗机构,有效缓解了传统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短板,全市县域内就诊率持续巩固在90%以上,县域内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5%以上。四是扎实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工作。全市共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6个,覆盖全市3家三级公立医院、20家二级公立医院和98所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肿瘤和儿科2个专科联盟,有效推进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丹凤县、镇安县2个国家试点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挂牌运行,提高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绩效,更好地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商洛建设。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统筹推进健康商洛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基础性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提升乡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均衡健康发展,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最后,感谢贵会对卫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