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jj/2024-00135 发布机构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2-10-09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函


张淑玲委员: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良性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增加事业编制人员,缓解医务人员紧缺矛盾。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基本情况。2003年编办按照医疗单位要以床位与职工之比重新核定人员编制。500张(不含500张)床以下,300张(含300张)床以上,床位与人员按1:1.3;300张床以下,按1:1.1,三年来床位使用率平均达不到80%的单位,总编制数应减少5-10%”的规定,重新核定了县级公立医院的编制,新的编制标准没有出台之前,一直沿用这一标准至今。截至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共21个(每个县3个,分别是县(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核定床位3114张,编制2973名,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编制319名,定额补贴编制2654名。二是持续补充公立医院人员近三年来,通过事业单位招录、专业人员引进、人员调动、聘任等方式,持续为县级公立医院补充人员731人,其中招录176人、人才引进9人、合同制招聘546人。三是积极推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鼓励公立医院后勤服务工作逐渐交由专业化公司来承担,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于保障医疗技术岗位人员需求。临时性工作和后勤服务所需人员,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不纳入人员编制总额管理。四是有序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将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督促公立医院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充分利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立完整的三级医院分级诊疗学科运营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医疗协作发展新模式。

二、关于提高县级公立医院财政供养比例,缓解医院压力。一是经费拨付情况。目前我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供养主要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类。“基本支出”核算由财政部门拨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带有事业编制的在职人员经费等经常性补助;“项目支出”核算由财政部门拨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承担政府指定公共卫生任务等的专项补助。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的财政供养保障,逐年增加财政经费支出,在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1下达公立医院财政补助资金25205.87万元,其中:下达中省支持公立医院能力提升补助资金7329.18万元,重点支持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综合改革等,促进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下达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省级补助2292.2万元;市级财政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1009.75万元;其它14574.74万元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按照公立医院等级、核定床位数、职工编制等综合因素拨付经费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公立医院核定床位和职工编制数增加不明显,“基本支出”部分增幅有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调发改、编办、人社等部门不断增加县级公立医院的床位、编制等重要指标,不断增加“基本支出”经费投入。

三、关于“将疫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落实情况。新冠疫情突发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通过安排财政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多种方式,足额安排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必须经费。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项目资金中下达16811万元,专项用于市县公立医院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防疫设备和物资采购、重症病区和发热门诊改造等,支持公立医院提升发展。2021年我市共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2588.1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54万元,市本级预算安排2275.8万元,县区资金9358.3万元。专项用于防疫设备和物资采购、核检测基地建设、新冠疫苗费用及接种费用、隔离酒店费用、重症病区和发热门诊改造、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两大体系建设等,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关于希望社会各级部门了解公立医院艰难处境,关注理解支持医院发展。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高。近年来,市卫健委通过多种途径,关注、支持各级医院发展,确保我市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提升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强化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管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齐总药师;加强限制类医疗技术和手术分级管理;总结推广丹凤县、镇安县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经验,破解人、财、物统一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两个允许”配套政策和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二是抢抓项目机遇,医疗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围绕打造“一都四区”规划布局,市妇保院搬迁运行良好,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迁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年底前完成搬迁任务。以“千县工程”项目为抓手,补齐县医院服务、管理能力和妇产科、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加强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商南县医院、山阳县人民医院等二级综合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大力支持市中医医院创“三甲”,丹凤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年内完成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商南县、山阳县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年底前不少于30%的基层机构达到基本标准,部分机构达到推荐标准。三是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科学开展医院评审评价,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年度新增3-5个省级专科。洛南、柞水“三大中心”建设年内要通过省上验收,商州、山阳、镇安申请国家评估认证。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县级质控小组职责职能,强化培训指导,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四是推行乡村医生“县聘镇管村用”和镇村一体化管理,落实和优化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五是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年初疫情期间,市卫健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区卫健局积极呼吁社会各级关注、关心广大抗疫一线职工,开展慰问活动,截至4月底,各级政府领导开展慰问32次,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慰问品170余万元。慰问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干部认识到医护人员在抗疫工作中的巨大牺牲和付出,让更多的党政领导对卫健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推动了各项政策的出台,支持了卫健工作、特别是医院工作的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恳请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