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wjj/2024-00264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4-07-03 | ||
名 称 |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7号《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卫生 | 文 种 |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7号建议的答复函
王勇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建议》(第17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场体制性变革、结构性调整、格局性重塑,是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完善保障体系,科学合理构建县域医共体。一是市、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重要任务推进,对基层医疗卫生体制进行重塑。并把医疗、医保、医药调整为一位政府领导分管负责,便于统筹协调调度。市卫健委成立市医改保障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负责医共体建设工作,每年与县区卫健局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二是市卫健委每年印发《综合医改试点近期重点任务》《重点工作任务台账》等文件,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定期督导评估,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对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具体任务,在卫健委内部进行分工,夯实工作责任。三是按照《陕西省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重新调整商州区医共体组织架构。商州区、山阳县、商南县等将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纳入医共体建设,作为总院协作单位,共同扶持分院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7县区实现全覆盖。四是组织召开了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观摩会,积极推广镇安县、山阳县、丹凤县等好做法、好经验。确定14个乡镇卫生院为县域医疗次中心,丹凤县竹林关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竣工。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一是市、县先后出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明确了管理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定期会商、信息报送、观摩评比、考核评价、宣传推广等工作机制。创新考核办法,将基本公卫考核与医疗服务考核相结合,每月进行调度,每季度进行观摩评比。商州区将对连续四个季度综合排名后3名的单位负责人给予停职处理。二是医共体内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成立内审机构,对关键岗位、重点科室任职满3年人员全部进行轮岗。实行药品器械采购、使用“两个公示、两个台账”。逐步推进“八统一”管理,在山阳县2个镇试点实施县、镇、村一体化管理,财、物由总院统一管理,对村医按月考核发放工资,并争取专项经费为全县村医购买养老保险。三是指导商州区、商南县、山阳县出台了医共体内人员下沉管理办法,对下沉人员发放基层工作补贴,参与基层卫生院绩效分配,工资县、镇共同负担。制定了详细考核细则,从工作纪律、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今年全市共下沉100余名业务骨干带教帮扶镇卫生院,扶持基层发展共建专科。山阳县为每个分院下派一名执行院长,主抓分院服务能力提升和规范化管理。四是出台《商洛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科室负责人任期制管理办法(试行)》,打破医院科室负责人“终身制”。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一是借助组团式帮扶、千万工程等帮扶机遇,共建特色专科25个、引进新技术260余项,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2家、省级卒中中心6家、省级创伤中心3家、市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5家,医共体总院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制定了全民区域健康平台建设方案,山阳县区域健康平台在全市率先建成使用,打通了县、镇、村医疗、公卫服务网,实现县、镇、村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医疗机构诊断的慢病信息会自动推送给村医管理,对随访不及时以及控制效果不好的会自动预警提醒。丹凤县、商南县试点建立慢病管理中心,慢病患者检测结果通过移动检测终端自动上传系统,镇、村进行研判分析,实施分类管理。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延伸服务职能,7家县级医疗机构上线开通“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实行网上下单,上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四是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今年23家二级以上医院40项检验结果实现全省互认。五是积极打造30分钟急救圈,规划建设29个急救分站,目前已经建成投用11个。结合医共体总院胸痛救治中心,在11个急救分站建设胸痛救治单位。山阳县、商南县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已建成投用,其他县区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县域医共体保障支持政策。一是市卫健委联合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制定《商洛市医疗机构落实“两个允许”实施方案》,推进“两个允许”政策全面落实,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卫健、编办、医保、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先后前往浙江衢州、安康汉阴、湖北十堰等地考察学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了解存在问题和困难,并协调解决。市财政加大投入力度,2023年对公立医院补助同比增长3.6%,编办再次为县级医院增加暂控编制110名,制定了编制动态调整方案,积极推动省级对公立医院编制调整。医保部门借鉴其他地市总额预付做法,起草总额预付方案,计划试点推行。三是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医保部门调整报销政策,对市外同级医院报销比例降低10%,提高基层报销比例。制定《商洛市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全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五、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组织实施。一是医共体总院成立质控小组,下沉人员对分院进行带教、培训、指导,严抓医疗质量。二是推行总药师制度,大力开展督管理效能促制度建设、督采购流程促药品质量、督合理用药促用药安全、督处方点评促执业行为的“四督四促”活动,不断提高药事管理水平和用药安全。三是全市所有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成医废信息管理系统,对医废的产生、收集、分类、转运、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发现异常情况或操作不规范时自动预警提示,确保医废管理的规范性。四是组织开展深化医改自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巡回督导等,按照任务台账每季度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通报,推进工作落实。五是坚持典型引领,深入总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定期编发《商洛医改动态》简报,宣传推广,督促县区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镇安县“12345”改革经验被国家卫健委收录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山阳县医共体建设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案例。
虽然,经过各级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基层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2.94%,住院人次同比增长43.21%,基层首诊率大幅提升。但是在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管理方面,与中省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与编办、组织、人社等部门协同,完善人员上下流动管理机制,逐步扩大县、镇、村一体化管理试点范围,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助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感谢你对卫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12日
(联系人:任雅静,电话:0914-232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