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5号《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助推我市康养之都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jj/2024-00267 发布机构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4-07-22
名  称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5号《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助推我市康养之都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函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5号建议的答复函

董红梅代表:

你提出的《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助推我市康养之都建设的建议》(第205号)收悉。

办理人大建议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密切群众联系、了解民情民意、增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和关键抓手。为做好人大建议工作,我委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大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具体负责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办催办、考核和信息报送等工作。各科室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强化协调,优化流程,规范办理,不断提升办理质量,通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收到你的建议后,市卫健委及时安排中医药管理科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办理人员,落实了办理责任。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挥资源优势,建好中医药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名医培养。组建省中医药突出贡献专家张青华技术团队和陈书存技术团队,传承创新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培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特色病种体验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推广医院特色中医诊疗手段和疗效,促进中医药发展。

(二)建好中医药服务龙头。2023年以来,市中医医院通过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中医特色更加突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其中脑病科入围国家优势专业培育单位,康复科获批省级康复示范中心,成立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和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其他针灸、肛肠、骨伤、皮肤等省级重点专科同步快速发展。发挥市中医医院资源优势,创新“互联网+中医”诊疗模式,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树立秦岭区域优质中医医疗服务标。

(三)引导中医药资源下沉。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中医馆设置标准,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全市所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15个,省级示范中医馆21个,能够提供刮痧、拔罐、神灯、红外线光疗、磁疗等至少10余项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对颈椎病、中风后遗症等制定优势病种治疗方案,不断加以推广和扩大应用,各镇中医馆逐步开展特色康复训练,更加方便群众在就近享受中医药服务,不断推进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中医诊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不仅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更是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开展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鼓励各县区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洛南“韦善俊药王庙”、柞水“药王堂”等历代名医纪念馆和中药材标本馆,支持医疗机构开辟中医确有专长中医师诊室,鼓励中医确有专长中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在村卫生室执业享受乡村医生补助政策。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二、关于强化科技投入,做强中医药产业的建议

(一)实施中医药产学研联合攻关工程。充分发挥商洛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依托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市中医医院,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推进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重点研究室建设,支持中医类别医师参加省级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支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专业申报本科试点项目,支持申报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等国家控制专业,支持申报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新专业,建成中医学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

(二)推进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中医药标本资源库,由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市中医医院、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配合,建设秦岭中医药博物馆,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药品牌宣传推介。目前全市有十个市级优秀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家市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柞水县南五味子良种繁育基地获批2022年省级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丹凤县天麻林下种植基地被获批2023年全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山阳县络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芩种植基地荣获“省级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称号。洛南连翘、五味子等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已推荐申报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通过评优树模,树立标杆,示范引领,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规模化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多方增加社会投入。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各县区、商洛高新区灵活运用土地、保险、融资等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提高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可及性。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参与家庭医师服务团队提供签约服务。

三、关于坚持内育外引,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建议

(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各县区政府、商洛高新区管委会中医药机构人才培养责任,加强中医基础、临床等卓越师资培养,依托商洛市康养技能人才公共培训中心,建设商洛市中医专业师资标准化培训基地;依托我市康养高技能人才基地,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对医养结合机构现有医护人员的分级分类业务培训。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大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骨干、技能工匠培养力度。

(二)强化人才培养。“十四五”期间,依托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积极培育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省级名中医,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引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支持鼓励中医医院充分利用我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来我市建立工作室(站)力度。鼓励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收徒授业,鼓励省市名老中医、退休中医医师参与在校生、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四、关于完善相关政策,规范中医药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医保价格政策。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积极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考虑中医医疗服务特点,及时提出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建议,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

(二)健全医保管理措施。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根据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中医药特色健康保险产品、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三)实施中药饮片选用标准。鼓励已有的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社会第三方检测,加快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中药材信息平台和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步伐。鼓励制药企业、医疗机构选购“定制药园”生产的可溯源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切实保证中医药医疗救治效果。

五、关于加大舆论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建议

(一)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活动。近年来,全市各级卫健行政部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紧紧围绕《中医药法》《陕西省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卫生宣传日等有力时机,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阅报栏、宣传墙等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中医药法》及配套相关政策,为法律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力营造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二)举办健康科普报告会。为不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在市委宣讲团、市科协大力支持下,举办“商洛大讲堂”健康科普知识报告会,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700余人参加报告会,大力宣传中医药在健康管理过程中的特色优势,倡导广大干部树立大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以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让中医药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

(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普及中医中药知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建设了中医药文化角,赠送了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读本、连环画册,建设了中草药标本展示柜,山阳县率先在县初级中学、城关小学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讲堂,加强了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增强了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推我市康养之都建设。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一如既往的给予关心理解。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7日

(联系人:王拴红 电话:0914-298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