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政府机关刊物 -> 决策参考 -> 2025年度 -> 2025年第1期 -> 目录 -> 正文
笃行实干 勇担使命 奋力谱写洛南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5-06 17:51 点击次数:

2024年,洛南县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进出口总额增长4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7%、7.4%。2025年,洛南县拟大力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决打好“八场硬仗”“四提攻坚战”,聚链成群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工业、康养文旅,持续建好宜居山城、秀美集镇、和美村庄,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谋划争取。聚焦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国家投资导向,谋划项目80个以上、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省盘子。发挥项目包装策划专班作用,做优项目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确保政策性资金争取总额增长15%以上。

全力加快建设。坚持领导包联、专班推进、常态调度工作机制,实施重点项目65个,年度投资51.9亿元。抓实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入库纳统,确保49个新建项目二季度全部开工,卫洛乳业乳制品加工厂6月底前投产,洛卢高速年底前建成通车,年内竣工项目达到39个以上。

精准对接招引。建好用好“一图三库”,与经开区建立“联合招商、共同保障”和招商项目转化机制,强化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西安产业外溢项目,积极对接央企国企、头部企业,力争签约落地产业类项目30个以上。

二、以聚链成群为重点,在筑牢工业支撑上激发新动能

持续深化县区融合。全力支持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标准地”供应经开区工业用地450亩以上,共同推进坤元生物等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和闲置土地利用,力促经开区成为全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西部鑫兴、中泰等6家企业提产扩能,力争华钼产业园项目年底建成,推动宋家沟钼矿资源整合,确保煌朝玻璃4月底投产,形成基本完整的硅、钼产业链,全年硅、钼产业产值分别达15亿元、20亿元,增长87%、17%以上。新纳规工业企业5户以上。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传统产业更新设备、技改扩能,实施企业数智化改造5户以上,力争鑫磊恒达一期技改和二期项目6月底建成,保障中电建、卢湾建材等企业达产达效。配合推进小秦岭金矿探矿及项目策划包装,支持鑫元、永明等黄金企业整合升级。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落地迪升光电等22家企业,确保亿志鑫业年产1900万件数字天线达产达效,推动中玻玻璃项目落地建设,形成从原材料到特种玻璃、模组组装、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着力打造新型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三、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在推进乡村振兴上续写新篇章

保障粮食安全。新建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建设百亩以上粮食生产示范点33个,发展高油大豆、鲜食玉米等特色粮食10万亩,粮食面积稳定52.4万亩。

发展特色农业。培壮“果烟菌药畜菜”六大主导产业,发展放心蔬菜2000亩,实施肉兔全产业链、林麝养殖等特色养殖项目5个,建成中药材物流园和中药材大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实施联农带农项目60个以上,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70个以上、“种养+”大户450户以上,招引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10户以上。加强“洛味缘”品牌运营管理和宣传营销,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下茬整治“重建轻管”,盘活废弃厂房、闲置大棚等存量资产。

建好和美村庄。提高监测帮扶效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施巩固衔接项目300个以上,抓好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和风貌管控,深入开展“干净洛南”建设,完成户厕改造2500座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整流域打造市级以上“千万工程”示范村19个以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5月底前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完善交通路网。庵巡路、巡潼路6月底前建成通车,洛灞路张坪水库段、景丹路和10座危桥改造提升工程10月底前建成投用,国道344古城至县城段、省道101洛灵路改建工程年底前完成路基桥涵工程。

四、以文旅融合为纽带,在提振三产消费上塑造新优势

不断壮大赛事节会经济。打好“赛事+”“节会+”组合拳,体育运动中心“五一”前建成开放,持续办好全国钓鱼大赛、核桃节、豆腐节等赛事节会活动,举办气排球联赛,积极培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新业态,推动形成赶大集、观赛事、游景区、促消费良性循环。

持续发展民宿康养产业。引进头部企业和专业运营团队,提升民宿运营管理水平,乐秀街、桃悠谷民宿5月底前对外营业。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抚龙湖医养结合体项目,加快培育康养产业集群。盘活巡检老街等资源,积极对接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打造特色康养旅游目的地。

加快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年底前完成旧石器博物馆主体建设,提升音乐小镇、仓颉小镇运营管理水平,丰富花溪弄街区、豆腐街区、非遗街区业态,打造农耕体验、文旅研学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聚焦西安、渭南等客源,与外地旅行社对接合作,举办营销宣传活动,重点推介洛南生态环境、旅游路线、特色产品、民宿酒店。旅游接待人数和花费增长10%以上。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巩固提升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加大品牌餐饮、品牌商业招引力度,稳步扩大批零住餐等传统消费。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加快西城区汽贸城、石门镇商贸综合体建设,抓好柳林、亚美、泽丰等3个农贸市场规范运营,推动建制村农村物流全覆盖。培育限上单位20家以上。

五、以协同联动为抓手,在优化城乡环境上迈出新步伐

提升县城品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2个,系统推进“四好”建设,加快推进华阳教育城二期、东城区商业综合体,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抓好居民小区、城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探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补齐养老托育、休闲健身、停车充电、生活服务、“小修小补”等短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补齐镇区短板。实施巡检、三要等8个镇区建设,抓好景村、石门等4个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更新16个镇办垃圾清运车辆,规范运营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18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站。加快功能提升、商业培育和业态注入,因地制宜发展“五小经济”,分类打造7个农业大镇、工业重镇、文旅名镇、商贸强镇。

做好精细管理。深入推进“九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谋划建设老旧地下管网和设施改造提升项目,规范供水、供暖、供气等经营行为和物业服务,不断提升县城管理水平。

六、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在加快价值转化上拓展新路径

筑牢秦岭生态屏障。持续深化“双查”“快查快处”机制,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0平方公里、营造林6万亩,做好“洛南古柏”等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硅石、白云石资源整合,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修复任务。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规范运行黄龙河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从严落实尾矿库生态环境分类分级管控,加快剩余6座尾矿库治理进度。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发VEP项目及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各2个以上。开展绿色金融试点,推进林权、水权、用能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加强生态休闲、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生态项目谋划和生态产品开发。

七、以改革开放为驱动,在释放赶超活力上打造新引擎

深化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改革,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抓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国资国企和零基预算改革,实施产权保护、税务便利化等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用好民营企业月度恳谈会、“五上”企业遍访等机制,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以上。

强化创新引领。开展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双清零”行动,鼓励泰华制药等企业对接西安科研院校,深入开展科技服务进企业活动,加快传统企业数智化技改升级,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100家、20家。

发展开放经济。支持岭南生物、巧手草编等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主动承接西安都市圈外溢项目、产业和资金。加快推进澄商高速洛南至华阴段、洛南至砚川段货运铁路前期工作,完善洛卢高速服务区、出入口周边业态布局,做活“路域经济”大文章。

八、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交出新答卷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建成标准化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10个就业服务驿站,充分发挥“灵工邦”平台作用,依托“洛南手工”品牌开展“造血式”帮扶,培养草编、豆腐等技能人才3500人以上,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以上。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六初、八小、八幼及五初改扩建项目8月底投用,新增学位2890个,引进教育类人才100名以上。持续深化“学生手机出校园、体育劳动进校园”,扎实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年底前建成投用,大力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提升行动,引进医学类人才50名以上,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编排《洛南豆腐》现代剧,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30场次以上,力争县文化馆创成国家二级馆。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扎实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招引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实施11个敬老院消防设施和护理床位改造,推进8个村级养老服务助餐试点。加快普惠托育中心建设,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保障。深入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大坟头治理和殡葬改革成果,县殡仪馆实行公益性运营,建设公益性公墓10处。

九、以安全稳定为保障,在守牢发展底线上彰显新作为

筑牢安全发展基石。深化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从严落实“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灾防治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落实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加大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盘活移民搬迁存量安置房源,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舆情监测处置,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有事你找我”机制,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有效防范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者方德军系洛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