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02_Z/2020-1119006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11-19 00:00 | ||
名 称 | 我市高素质农民余之超入选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资助项目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资助项目人选名单。因在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中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市镇安县高素质农民余之超榜上有名,成为我市唯一入选人员,全省仅4人入选。
为促进各地加强产业扶贫培训,培养一批产业扶贫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决定从近几年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学员中遴选100名扶贫先锋,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给予每人1万元奖金资助,并将于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优秀学员示范性培训班,激发学员创业兴业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余之超,女,1982年2月出生,陕西省镇安县人。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镇安县高寒食用菌木耳产业协会会长、镇安县秦绿苑家庭农场投资人。
余之超的老家在镇安县的秦巴山脉里,自古就是九山半水半分田。2000年,初中毕业,和绝大多数农村子弟一样进城务工。从员工到经理,积累到的经验和生活阅历内化到她骨子里,也让她攒下了一笔钱。但家乡的湛蓝天空、苍翠大山和甘甜泉水无一不使她魂牵梦绕,加上父母的期盼,她毅然返乡创业,回镇安开始经营一家小饭店。
结婚生子后,因为要养育孩子,她在家休息了3年。骨子里很要强的她不想单单依靠爱人的收入过活,不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更不愿碌碌无为下去,2010年,余之超再次创业,要在大山里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用实业回报生她养她的家乡父老。
通过走市场、访农户、查网络,她发现大山里盛产的食用菌、山野菜、板栗、核桃等大山特产,是城市里的人们最喜欢的绿色食品,她把这些大山中的特产推向市场。
余之超发动身边的亲友,一起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收购林特产品,加工包装后销售到市场,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但作为一位女性,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流了多少泪,只有她自己知道。正是靠着大山般坚韧不拔的品格,她咬紧牙关挺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
2014年9月,余之超在镇安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注册登记了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她认为企业要发展壮大,只靠倒腾山货和简单的农产品初加工是不行的,必须要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牌产品。于是,她首先做的是开发自己产品。要开发新产品,谈何容易?必须要有资金、技术、人才做保障。缺乏资金她就通过各种关系筹集;没有技术、人才,她就自学成才、广开门路纳贤。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她和技术人员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开发出了以当地特色的手工空心“云盖寺挂面“为主的秦绿宝宝面、月子面、长寿面等系列产品。经过不懈的努力,2017年她研发的“一种手工胚芽挂面的制作方法”获商洛市科技一等奖并申请为专利产品,当年协助镇安县人民政府将“云盖寺挂面”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是食用菌适生区,也是我省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食用菌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手工挂面生产线稳定之后,余之超并不满足于此,她开始琢磨食用菌的事。这时候,她和员工跑了镇安很多地方,在不同的地点测量温度、湿度,取水化验,发现云盖寺镇小木岭这个海拔近1500米的山区植被丰富,水源天然无污染,昼夜温差大,正适合黑木耳生长。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种植,产出的黑木耳胶质沉淀多,肉厚少杂质。 “清野秦绿”牌木耳一炮打响,2018年获得“陕西名牌”荣誉称号,她研发的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及木耳栽培技术获商洛市科技二等奖,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种木耳种植架更适用于山地,相比于大棚,它投资小且产量更高。同年,秦绿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认定。
致富不忘乡亲。余之超在云盖寺镇西华村流转土地230余亩,成立了镇安县秦绿苑家庭农场,建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和菌种厂。先后建成标准化食用菌实验大棚51栋,2019年被评为“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年产500万袋木耳、200万袋其他菌的液体菌种的菌种厂,为当地木耳及其他食用菌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公司先后吸纳了西华村120多名贫困户在种植基地务工,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余之超又带动云盖寺镇黑窑沟村、金钟村、东洞村、米粮镇青泥村建成木耳产业示范基地4个,带动1000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种植工作。
余之超的秦绿公司通过“务工就业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土地流转得租金”等形式联带贫困群众发展木耳增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行“统一供应菌种、统一菌袋制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分区域、分户种植”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木耳产业发展。2019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42人进入工厂务工,人均收入1万元;资金入股分红6.8万元,受益群众112户;流转土地70亩,群众获取地租收入2.5万元;租赁村集体大棚19个,支付大棚租金8万元;借助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培训贫困户98人;木耳产业示范基地实行“以工代训”,发展木耳30万袋,带动贫困户70人。
付出总有回报。因为余之超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7年3月她被镇安县妇联会评选为巾帼创业就业带头人;2018年1月被评为第二届商洛市“十佳创业明星”;同年9月被评为商洛市首届“十佳农村实用人才”,2019年被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首批全省职业农民领军人才“。
目前,余之超正在整合资源,继“云盖寺挂面”申报成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后,倾力打造“镇安木耳”地方品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镇安木耳产业全面发展。(市农业农村局 宋爽)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