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五动”模式发挥农民合作社益贫带贫作用
索 引 号 01606072-9-30/2020-0628012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0-06-13 00:00
名  称 丹凤县“五动”模式发挥农民合作社益贫带贫作用

丹凤县抓住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机遇,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因地制宜,抓点示范,依托“五动”模式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益贫带贫作用。

一是依托基层组织推动。竹林关镇雷家洞村通过“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起竹林关凯农魔芋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依托村级组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创办了拥有占地38亩、投资3200万元的多功能厂房8500平方米、魔芋初加工生产线3条、气调库4000立方米,签订种植收购订单4500亩,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华茂牧业集团、商洛民乐集团等龙头企业发挥资金优势,领办技能培训、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社,吸附更多群众就业,采取农户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并通过赊欠饲料、鸡苗、仔猪、菌种和订单回收等形式,带动群众参与生产经营。

三是依托特色产业驱动。坚持做大核桃产业品牌,把农民合作社“镶嵌”在产业链上,实施核桃主题公园等三产融合项目,打造中国西部核桃交易集散中心,细心呵护地方名品和“金字招牌”。

四是依托科技推广联动。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形成特色鲜明的政企联动、科技推广型农民合作社。丹凤县聚农养鸡专业合作社由畜牧兽医师、科技特派员王恩厚领办,拥有成员107名,辐射带动全县4个镇11个村的农民成员养殖蛋鸡38万只,占全县蛋鸡总量的75%以上。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活动100余场次,培训养殖户1.5万人次,编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为成员开展蛋鸡抗体监测2000多批次5000余份。合作社理事长当群主,建立了“陕西养鸡朋友交流群”,实现了蛋鸡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养殖技术等信息互通共享。

五是依托农村能人牵动。丹凤县东兴药材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300亩、种苗繁育日光大棚17座,注册了“秦岭山”有机金银花基地商标,通过合作社的联结和市场牵引,在10个镇35个村组建立订单生产基地8000亩,带动农户5826户投入金银花产业。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与华东3家药厂和王老吉企业达成共建原料生产基地合作协议,市场前景看好。(杜娟)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