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
索 引 号 01606072-9-30/2021-0105035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0-12-16 00:00
名  称 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标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大计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精心部署,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全市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安排要求,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实现了全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98%和98.17%。

精心安排部署,持续加大工程建设。市政府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班,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县区责任制和“四不四直”暗访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十三五”以来,投资8.5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40处,解决和改善了165.4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千人以上供水工程310处,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7531处,小型和分散供水设施13868处。

夯实工作职责,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市县区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健全供水工程建后运行管护“三项制度”,层级管理责任体系延伸到镇村。市县区共出台农村供水指导性文件60余个,七县区均成立了县级农村供水总公司或农村供水总站,1740名基层管水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6336处工程完成了产权量化并颁发了证书,全市共计配备应急供水车辆51台、420多个应急储水罐,提高极端天气下应急供水保障能力。

加强水源保护,做到水质达标安全。市县区水利、环保部门通力协作,及时开展了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活动,划定“千吨万人”以上工程水源地保护区16处。充分发挥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的作用,组织供水单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检测,逐步实现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自检。集中供水工程均配套有消毒设施,加装消毒净水设施950余台,持续性消毒器2000余套,每年配发消毒药片5000余箱,实现了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新跃升。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排查强化整改。“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共排查发现问题478个,均建立了台账清单,落实了整改措施,并完成集中整改清零。6月份以后,又进一步加大补短板和整改核查力度。2019年以来,按“四不四直”督查工作机制,先后累计开展暗访活动178次,暗访乡镇70余个、村(社区)400余个、饮水工程2430余处,走访群众2万余户,开展庭院宣讲100余次,累计反馈问题390个,下发通报7期,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洛南发生“8.6”灾害后,市县水利部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石门、麻坪两镇,帮助灾区建立应急供水点、协调运水车为灾民送水,强化重建方案技术指导,积极协调解决资金,及时恢复供水管线,加快重建步伐,有效保障灾区群众饮水安全。截至9月13日,全县因灾损毁207处供水工程全部恢复供水,恢复供水人口59920人,其中贫困人口17977人。

加大政策宣讲,积极推进水费收缴。各县区及高新区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媒体刊载、召开培训班、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广播宣传、发放饮水安全明白卡等方式,重点加强对《商洛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农村饮水安全政策、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的宣传和解读,累计发放饮水明白卡62.8万份。各县区积极推进水费收缴工作,目前各县区均建立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名录,出台了水费收缴工作方案或水价指导意见,截止11月底,共收缴水费923.24万元,其中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96.93%,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93.24%。

畅通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充分发挥“陕西城乡供水四级回访平台”作用,严格落实市县镇三级回访机制,畅通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信访渠道,明确了投诉渠道、问题核实、问题办理、回复回访等环节要求,形成了闭环管理责任链条。市级信访情况在全市进行了2次通报,督促及时处置解决并及时开展信访问题“回头看”,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反馈,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上,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将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重要指示,多措并举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强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商洛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坚实水利基础。(市水利局)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