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06_A/2020-0610001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06-10 00:00 | ||
名 称 | 商洛市2020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仪式成功举办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 种 |
近日,由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商洛市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商洛市渔政监督管理站承办的商洛市2020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仪式在丹江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商洛市二龙山水库码头成功举行。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清民发布增殖放流活动指令,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洪亮致辞,省水产研究和技术推广总站科长夏广济及市直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市渔政监督管理站全体职工、二龙山水库干部职工、媒体记者60余人参加了活动,商洛市商州公证处进行了现场和放流前后期全程公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4月20日—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生物基因库,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再次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丹江发源于秦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承担着“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旨在补充丹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目的是加快丹江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养护事业的良好氛围。他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具体行动,对建设宜居、美丽、幸福的新商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共在丹江流域和大鲵重要栖息地放流经济鱼类45万尾、大鲵4000尾。当天,共放流鲢、鳙、黄颡鱼三个品种26万尾。(市渔政站 岐宁)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