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06_A/2020-0611001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06-11 00:00 | ||
名 称 | 商州食用菌种植品种日益丰富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商州区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种植食用菌,品种主要以香菇、木耳为主,目前已发展到香菇、平菇、杏鲍菇、蟹味菇、白灵菇、茶树菇、羊肚菌、竹荪、大球盖菇、灵芝等十多个品种。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商州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产业脱贫政策,积极谋划发展“4+X”脱贫产业,累计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 2.23亿元,扶持壮大食用菌产业,全区共发展食用菌企业(合作社)64家,建成食用菌基地78个,贫困户自主发展61户,非贫困户自主发展121户。2019年底累计完成食用菌生产8260万袋(瓶),其中杏鲍菇、白灵菇、白玉菇、蟹味菇瓶栽工厂正式投产销售,已达到1800万瓶;茶树菇、羊肚菌、竹荪等珍稀菌类产品成功引进,生产量达到200万袋;平菇500万袋,木耳450万袋,香菇5310万袋。按照“认领+认劳”联结模式,197个村16370户贫困户参与入股食用菌产业。2017—2019 年以来,全区64家带动企业(合作社)已兑付贫困户分红资金6684万元,实现了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商州区积极筹措资金2080万元,助力食用菌企业复工复产,加大生产力度,目前,各类政策已全面落实,资金已全面兑付,59家带贫企业食用菌生产总量已达到6350万袋,特别是利用平菇种植不受季节限制、养菌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的三大特点,积极加大平菇生产总量,种植规模已达到3000万袋,预计总产值可达到1.3亿元,增收效果明显。
5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张盈安在大荆镇秦绿源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调研时指出,食用菌产业是商州区的扶贫支柱产业、是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各镇办、各基地要积极学习借鉴各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绣球菌、香菇、平菇等食用菌项目,多品种多元化发展,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商州区食用菌生产品种的日益丰富,为企业增效、贫困户稳定增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商州区农业农村局 赵永健)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