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主动救助”解决群众救急难
索 引 号 01606072-9-30/2020-0622003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0-06-22 00:00
名  称 丹凤县“主动救助”解决群众救急难

丹凤县以开展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为契机,采取四大举措完善临时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及时救助”。

一是建立主动发现网络组织。建立了县、镇、村社会救助三级网络,充分发挥村(居)两委和驻村干部熟悉民情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情况的优势,全县155个村(社区)均落实一名网格员,主动了解收集本区域内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或群众遭遇的突发性急难事项线索,确保“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是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渠道。结合开展的民政领域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公布社会救助热线电话、设立举报邮箱等措施拓展救助线索来源,及时受理困难群众遭遇的各类急难问题,做到高效办事、急难急救。充分发挥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作用,统筹困难群众各类救助工作职责,减少救助工作的“碎片化”,建立发现与救助困难群众的“绿色通道”。

三是完善主动发现救助流程。在发现困难救助信息或接到救助线索后,镇村网格员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急难”对象,按规定程序3日内完成申请办理。县民政局进一步简化临时救助工作程序、提高救助标准,委托镇办直接审批救助权限由1000元提高至2000元,一般程序做到随报随批,紧急程序实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四是高度关注网络求助信息。县民政局建立了“社会救助中心工作群”,24小时开启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模式,县、镇、村三级网格员通过关注“水滴筹、今日头条、中国大病社会救助”等网络平台,第一时间获取困难群众救助信息,做到查实一例、救助一例,将救助工作从“等申请”变为“主动救助”,使得救助效率大幅提高。

截至目前,丹凤县已拨付镇办“救急难”储备金154万元,共实施临时救助366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71.6万元。其中,主动救助“急难型”及“支出性”家庭生活困难人员53人13.8万元。(何立刚)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