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省直扶贫团精心开展帮扶丹凤工作
索 引 号 01606072-9-30/2020-0507008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0-05-07 00:00
名  称 省直扶贫团精心开展帮扶丹凤工作

驻丹扶贫团凝心聚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从强化力量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产业、发挥特色优势、拓展帮扶途径等抓起,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坚持尽锐出战,帮扶队伍坚强有力。坚持“抽硬人、硬抽人”原则,层层筛选,精准选派后备干部驻村帮扶,先后派驻处级干部14人,累计24批53名驻村工作队员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各单位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深入贫困户,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扶贫团现有驻村工作队员25人,各单位324名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534户,通过尽锐出战,各村帮扶力量得到了很大加强。今年以来,厅以上领导累计走村入户帮扶44人次,各级干部定期到村到户解决实际困难,帮扶工作开展持续深入。

二是加强保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省直各帮扶单位高度重视驻丹帮扶工作,在资金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多措并举,多方协调,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争取资金支持。自帮扶以来, 13家单位共计直接投入900余万元,协调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累计建成通村水泥路96.7公里,修复道路55.9公里,修建便民桥68座,完成公路护栏4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13盏,建设水井252眼、蓄水池82个,广场亮化12个,图书室12个,院落硬化909户,改厕改圈445个。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稳步提升。省人社厅按照“两长两短”产业布局,在阳阴村积极发展核桃、茶园和油牡丹3个长效产业,香菇食用菌1个短效产业。省应急局重点发展产业合作社、开展产业奖补等,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中航安盟引导鱼岭村与安森曼葡萄基地、陕西省一升核桃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分别流转土地180亩和300亩,统一经营管理,实现村民入股分红。省城市经济学校和听力康复中心帮扶石庙村实施了1500亩退耕还林地连翘栽植。中石油管道帮扶白庄村积极与陕西龙驹印象工贸有限公司合作,新发展茯苓300亩、五味子600亩。自帮扶以来,扶贫团包扶的11个村发展核桃7520亩、茶园300亩、板栗1410亩、葡萄650亩等长效产业;短效产业有香菇食用菌247万袋、魔芋928亩,发展中药材山茱萸2233亩、连翘1505亩、天麻19.7万窝、茯苓13.6万窝、仓术168亩、金银花110亩、天南星302亩、黄姜390亩、五味子600亩等,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得到巩固提升。

四是发挥职能优势,帮扶成效多方显现。主动发挥特色优势,多渠道、多举措提升帮扶效果。助就业扶贫,省人社厅2018年向丹凤县拨付就业扶贫专项资金2855万元,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83万元,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贫困劳动力2409人,帮扶148人创业,帮助3255人实现就业。助文化扶贫,省图与省文化共享工程、县图书馆联合在丹凤县的23个社区, 132个村建立了图书、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举办儿童阅读故事会,文化、技能培训班等6次。助健康扶贫,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县妇幼保健院签订对口支援帮扶协议,为帮扶村开展义诊2次,诊疗500余人次。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油坊坪村6名大学生。助残帮残,省残联省康复医院和丹凤博爱医院举办大型健康义诊活动,为80名白内障患者做了视力筛查和200名村民免费义诊,并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40例,减免费用约12万元。省辅具中心为丹凤残疾人免费发放总价值达500万元的辅具2699件,并依托丹凤县博爱医院,投资80余万元建立180余平米的残疾人辅助技术服务站,形成残疾鉴定、辅具适配评估、辅具展示、辅具发放、专委培训演示一体化服务。

五是拓展帮扶途径,夯实脱贫工作基础。引项目,省应急管理厅积极促成咸阳雅尔艾服装有限公司在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安置点落地投产,我县300余劳动力就业;省图书馆筹资500万,完成秦臻山泉水厂建设,现已投产运营。送技术,各帮扶单位多方联系,在帮扶村先后开展脱贫政策宣贯培训、魔芋种植、核桃、山茱萸、食用菌种植技能培训、三区文化人才培训班等15期次,群众热情高、反响好、效果佳;促消费,各帮扶单位通过提倡个人购买、单位集中采购、微信推介宣传等形式,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今年累计在丹凤实现消费75万元;送爱心,各单位踊跃为爱心超市、村卫生室等捐助物资13.8万元,捐赠价值12万元辅具, 56万助听器等,协调成都盛元阳光公司捐赠价值120万元的太阳能路灯和净水器。(杨萍)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