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02_Z/2020-0414003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04-14 00:00 | ||
名 称 | 洛南县四项举措高位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洛南坚持把扶贫产业项目作为产业脱贫的重中之重,按照“抓规划、优布局,抓扶持、强主体,抓集群、延链条,抓品牌、促提升”的思路,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全力构建“大产业、大带动、大脱贫”的产业扶贫格局。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编制了《洛南县2018-2020年产业扶贫规划》,按照县、区、镇三个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县域层面,重点抓好远元扶贫技能培训中心、金翼服装加工、光伏扶贫和宁洛扶贫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区域层面,西部依托欧标兔业繁育基地,重点发展“种养加一体”产业项目,东部依托林业集团中蜂繁养基地和古城田园综合体,重点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项目,北部依托禹平川·秦岭原乡3A级景区,重点发展旅游脱贫和食用菌类产业项目;镇域层面,扎实推进25个脱贫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光伏发电、核桃、烤烟、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特色养殖等“9+X”脱贫产业集群。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建强市场主体。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促进扶贫项目建设的主要载体,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1亿元,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3亿元,全力支持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县财政投入担保金2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金3600万元,大力推行 “农户贷”、“产业贷”,加大对市场主体金融扶持力度。全县累计投放贴息贷款6.68亿元,财政贴息资金3900万元。出台《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电商主体,推进网店、微店发展。目前,全县培育市场主体2640个,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13个、市级示范社31个。
三是发挥集群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利用苏陕协作和中省扶贫涉农资金,紧扣农时,抓早动快,高位推进,投资21.3亿元,集中开(复)工72个脱贫产业项目。修订《洛南县脱贫产业扶持奖补办法(试行)》,财政投入奖补资金2000万元,鼓励引导发展“8+X”脱贫到户产业,重点推进6万亩药材、1亿袋食用菌、1万亩红仁核桃、2000亩天麻、3000亩艾草和1.5万亩高山脱水蔬菜、9个规模养猪场、23个社区工厂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2-3个,每个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1-2个,实现户均增收2300元以上。
四是狠抓产品升级,打造名优品牌。制定了《洛南县创建名特优新农产品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优选核桃、香菇、豆腐干、橡子凉粉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红仁核桃、蜂蜜、艾草、高山蔬菜等新兴特色农产品,严格质量监管,优化包装设计,强化推介营销,着力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美誉感和占有率。目前,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8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40个,培育市级名牌产品5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采编人:邢小红)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