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30/2020-0320007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03-20 00:00 | ||
名 称 | 丹凤县“一提四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丹凤县统筹有序推进 “一提四补”,全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是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成效。全面排查疫情对群众的影响,做好234户766人“边缘户”、196户687人“脱贫监测户”以及疫情影响收入导致返贫户等重点群体动态监测,逐户制定后续帮扶计划。全面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扎实开展“238”精准分类帮扶,铁律挂牌督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全县剩余905户1942人年底前全部稳定脱贫。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和扶志扶智,扎实开展“四帮四扶”精神脱贫主题活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二是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早年修建的通村水泥路进行拓宽改造,对危险路段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电力改造项目12个,提高农村网络接入速率,建设基本农田1万亩,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省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项目。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巩固完善供水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完成重点村管网延伸及水质提升改造项目,建立农村供水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普及农村卫生厕所,有效治理行政村生活垃圾,推广无害化处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农业污染突出问题,提升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普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是补上农村民生保障短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及时更新教学设施设备,有效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供给,提升镇村学校寄宿能力,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开展乡村医生轮训和日常业务指导,鼓励医学类毕业生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加强镇村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强化农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将符合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等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创建2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镇, 4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社区)。培训县镇村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人以上,创建2个体育小康样板村。
四是补上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短板。稳定粮食和生猪产能,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完成增减挂钩项目2000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5万吨左右。培育万头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千头中小场户,生猪总量稳定在20万头以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全产业链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名、优、新、特”产品培育,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中药材、食用菌、核桃、肉鸡、艾草、毛驴、葡萄、猕猴桃“八个重点产业”扩规延链,有序推进茶叶、设施蔬菜、魔芋等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每个镇(街道)创建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在乡村旅游示范村及景区周边发展民宿产业。组建网货供应中心,建设“一手淘”等线上平台。
五是补上乡村治理体系短板。扎实开展“先锋引领·丹凤朝阳”党建主题活动。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肃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腐败问题。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持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完善村规民约,逐步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治副主任制度,依法妥善处理涉农信访突出问题。(杜娟)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