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生态环境 -> 正文
丹凤县“十个给力”为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保驾护航
索 引 号 20220510-152212-092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生态环境 发布日期 2017-05-09 00:00
名  称 丹凤县“十个给力”为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保驾护航

丹凤县紧扣《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6年)》,全面组织实施丹凤县2013—2016年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以区域流域污染治理为抓手,以提高辖区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多措并举,重拳治污,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和辖区水环境安全。

一是机制督查给力。成立和组建了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2个镇(办)分别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站,在全县推行了“河长制”、水质安全巡查制,建立了网格化监管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实行治理项目月督查、季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制度,采取暗访、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措施,有效推动了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项目实施给力。三年来,全县共投资4.289亿元,实施了8大类49个丹江流域污染防治项目。通过项目治污,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2016年,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丹江一级支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三是依法治污给力。关停小造纸、小炼油、小选金、小选矿等“十五小”企业5家,并对治理不达标,群众反映强烈的丹凤县恒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依法实施了关闭;督促陕西秦兴矿业有限公司、丹凤县皇台矿业有限公司、陕西辰州矿业公司先后实施了废水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项目,县域工业园区累计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1公里。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污水收集率。

四是养殖设施给力。华茂牧业、山凹凹牧业、生旺牧业3家规模养殖企业建成了3条有机肥生产线,未来牧业等4家企业建成了大型沼气设施,促进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

五是设施建设给力。投资5400万元建成了棣花、商镇、竹林关三镇的污水处理厂;投资2600万元建成了竹林关、棣花垃圾填埋场厂和商镇垃圾压缩转运站;投资100多万元对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提标改造,实现了丹江沿线各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有效地解决了生活污染问题。

六是水源保护给力。投资550万元实施了涌峪沟流域治理项目,改厕688户,配备垃圾收集箱985个、运输车3辆,在龙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防护隔离网3342米,饮用水水源地地物标志明显,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齐全,水质达标率达100%

七是环境应急给力。制定并印发了《丹凤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环境应急队伍;投资35万元,购置应急物资23类,建成城区应急物资储备库。投资7万余元在312国道沿线事故多发、易发段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2处;修建应急拦截坝8座,应急池3个,在武关河建设应急拦截坝2座;在312国道商丹交界、铁峪铺化庙段、武关镇西磨沟段设立应急警示牌3处,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已经形成。

八是环境宣传给力。在县电视台开办“污染防治在行动,一江清水送京津”专题访谈栏目和《环保在线》栏目,在“一江三河”沿线、312国道及高速路口、火车站广场等醒目位置设置大型宣传牌40多处,宣传标语100多条,警示牌120多个、办环保知识文化墙6面、刷写固定性宣传标语20余条,印制各种宣传手册和宣传彩页1万余份。

九是能力建设给力。累计向上争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资金1000万元,相继建成了城区大气自动监测站、丹凤县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丹凤县环境监测站化验室,为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科学研判形势提供决策依据。

十是财政保障给力。县财政全力支持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农村环保项目配套、设施运行维护、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环境应急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丹凤县环保局 徐斐)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