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30/2020-0722004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
公开目录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0-05-25 00:00 | ||
名 称 | 2020年商洛市政府工作报告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 种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生产总值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三位。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持续深化“三带一创”产业扶贫,认定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156家,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收益9.11亿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目标顺利实现,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全覆盖,兜底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宁商扶贫协作走在全省前列,“三大帮扶”“万企帮万村”协同发力,光伏、消费、旅游、电商扶贫扎实有效。全市10.85万人脱贫,259个贫困村退出,七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5亿元,43个项目建成运营,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西十和西康高铁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工业稳增长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特色农业再创佳绩,商南富水镇、山阳甘沟村入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16%,江山、天蓬山寨晋升4A级景区,丹凤毛坪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商南太子坪、柞水朱家湾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
——秦岭生态保护扎实有效。中、省环保督察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明显,秦岭“五乱”整治成果得到巩固,网格化监管实现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市,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加大,治理水土流失602平方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4.7万亩,植树造林41.7万亩,镇安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商州王山底、柞水老庵寺等12个村获评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
——城乡面貌持续得到改观。城市综合创建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省级节水型城市成功授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明显,洛南、商南、丹凤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北宽坪等17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主城区城市设计和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黄沙岭隧道、环城南线西段一期、国际医学中心、高新公园、老体育场改造等项目相继建成。中心城区34个市政工程完成移交并纳入统一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全面启动。人防违法项目“清零”行动扎实开展,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商南荣获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金丝峡镇、法官镇被评为全省重点镇建设先进镇。
——改革创新焕发新的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减税降费5.94亿元,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8.7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49万户,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7.2%。创新驱动有序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考察评估,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专利授权454件,丹凤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1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61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8.43亿元。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提高。民生支出254.4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5.21%。城镇新增就业2.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万人次。基本养老、低保、医保、退役军人服务等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扎实有效,社会治理和信访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和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
我们坚持依法履职,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政府公务人员“守初心、担使命”意识不断增强。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决策咨询、调查研究、统计、方志、气象、水文、邮政、老龄及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蔓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率先启动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全力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全市7名确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三清零”,确保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守住了陕西东南门户,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我们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出台稳经济20条、促发展10条、决战脱贫8条、稳就业22条等举措,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到5月底,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0%,规模工业企业、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全部复工,24家重点企业纳入国家支持名单,29万名中小学生全面复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降幅明显收窄,经济回暖态势逐步显现。
各位代表!去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逆势奋进。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特别是在这场罕见的疫情考验面前,8名白衣勇士不怕牺牲、勇敢逆行,圆满完成了驰援武汉的光荣任务;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广大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风雨无阻,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了防输入、防扩散的铜墙铁壁;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充分展示了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商洛发展和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受宏观环境和发展周期性影响,去年部分经济指标低于预期;转型发展步子不快,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债务管控和生态环保刚性约束增强,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困难;刚性支出因素增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和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等等。特别是在实现脱贫摘帽、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依然是商洛的基本市情,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将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二、2020年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第一站就到商洛,使我们备受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五项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我省推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等重大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商洛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把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要求,坚定生态优先,加快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控制在4.3%和3.3%以内,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完成省上下达任务。
(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紧盯贫困人口“清零”目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面完成减贫任务。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解决剩余1.53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持续深化宁商扶贫协作,用好中省定点帮扶和国企、高校、卫健三支帮扶力量,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帮扶行动。坚持扶智扶志不放松,深入开展“四扶五风六化”活动,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坚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培育全产业链脱贫主导产业,发挥“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力量,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集体经济培育和农产品促销工程,提升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扶持发展创业致富带头人,整合发展要素,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和资金,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构建脱贫长效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复绿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落实后续扶持“1+7”政策举措,发展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就业基地和各类园区,保障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抓好“双示范”社区创建,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均等化公共服务。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动态帮扶、扶贫资产管理和基础设施后续管护等长效机制,强化风险防控,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实施新一轮稳投资行动计划,强化要素保障,狠抓项目谋划和建设,夯实稳增长基石。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落实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全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90个,完成投资371亿元。推动西十、西康高铁和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洛卢高速等3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商南硅科技产业园、丹凤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等13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促陕西锌业纳米氧化锌、柞水盘龙生产线改扩建、山阳光学盖板玻璃及复合材料制造等75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洛南镁材料综合开发利用、镇安钨钼产业园等13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促丹凤航空航天博览园等30个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并联审批,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时间。加大项目前期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两新一重”、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民生投入等项目资金支持,推行“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强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强化项目督导考核力度,积极破解项目建设难题,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提升项目谋划水平。精心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紧盯国家战略动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认真策划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规划和计划“盘子”。健全完善接替有序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县区策划储备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
(三)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进一步充实“米袋子”,丰富“菜篮子”,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恢复生猪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创建,打造商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快将“小木耳”培育成“大产业”。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果,推动质量安全追溯和出具合格证全覆盖,抓好有机肥增施推广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意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持续改善农业农村条件。强化村庄规划管理,基本完成县域层面村庄规划布局。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修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60平方公里,完成商州洛旗河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巩固提升10万人饮水安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镇创建。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建农户卫生厕所8万座,基本完成农村学校厕所改造,行政村生活污水、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20%和90%以上。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政策,有序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抓好“村社共建”基层组织等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加快创新型商洛建设。推动商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进入审批环节,搞好商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柞水国家创新型县和山阳省级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创新留人用人工作机制,吸引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来商创新创业。积极承接省内外军工产业转移,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把工业作为稳增长、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以智能化、技术化、绿色化为抓手,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5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培育一批规上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户以上。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园区,抓好15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修编和基础设施配套,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30家以上。加强动态监测、精准服务,力促大西沟矿业、必康制药等骨干企业达产达效,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政策措施,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切实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
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用好“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加强旅游资源市级统筹,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和山镇柞旅游一体化发展,力争商南、山阳、柞水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国家验收。提升改造金丝峡、木王山等景区,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融合发展,策划实施一批文化演艺、康体养老和研学旅行等“旅游+”项目,支持民宿和文旅商品发展。加快“智游商洛”建设,推行全域旅游惠民举措,开展旅游品牌营销活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效益,不断唱响“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
力促消费回暖升温。落实中省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鼓励汽车、家电等消费,扩大网络消费,激活新兴消费,推进城市步行街改造提升,扶持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建立住宿餐饮、直播带货、商场超市等消费联盟,开展打折让利、线上营销等促销活动,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抓好商州、山阳、镇安、商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提升和洛南、丹凤、柞水综合示范县创建,促进电商、快递进农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强连锁便利网点和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平台经济、大数据服务、商务咨询、商事法务等新业态,适应品质生活和多元化消费需求。
(五)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搞好“三条控制线”评估划定,做好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申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按期通过验收,抓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依法整治城市规划管理秩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加快县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抓好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中心城市基础建设。抓好丹江公园、莲湖公园、金凤山公园、龟山公园改造提升,实施仙娥湖片区配套道路建设和丹南大道、体育北路等5条道路绿化改造,新建9个街旁绿地、小广场,城市展示馆、通信路北延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垃圾填埋场扩容和南秦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支持商洛学院迁建。积极适应高铁时代,搞好高铁站点建设,做好高铁大道、高铁新城和南新街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第六代互联网协议部署,推进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资源向县域集聚、人才向县域集中,鼓励县区追赶超越、争先进位。加强顶层设计和市级统筹,推动全域深度融合发展,每个县集中打造1-2个资源协同、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全产业链产业。支持各县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抓好山阳、柞水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省级试点。完善县城配套设施,启动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和停车场、农贸市场等项目,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力促全域污水和垃圾处理PPP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妥善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实施强镇带村工程,继续抓好29个重点镇建设。
(六)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
打好四大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接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举措,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巩固“河长制”成果,建设市级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持续推进河湖“四乱”整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搞好土壤污染防控及安全利用。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成造林45万亩。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深化“五乱”整治,严惩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修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抓好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完成保护红线勘界立标,落实产业和项目准入制度,推动保护区矿业权依法有序退出。加强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完善区域协作、线索移交、案件督办等机制,建立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零容忍”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推进绿色循环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发展绿色水产养殖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推进镇安恒能20兆瓦农光互补、山阳静心谷康养基地等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商洛高新区、山阳高新区、洛南陶岭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重点领域和用能单位监管,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推进改革开放激活发展潜能。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改造升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信用商洛建设。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好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零基预算。搞好事业单位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司法所体制机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做好通用航空机场等项目前期,推进商洛陆港公铁联运项目扩建,打造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商洛海关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建成。加快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核桃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推进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完成进出口总额18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200万美元。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追赶超越的“一号工程”,落实“一把手”精准招商机制和“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管产业必须管招商”责任制,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重点行业,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开展网上洽谈、网上签约等“云招商”活动,以商招商、叩门招商、全产业链招商,拓展精准招商渠道,促进招商企业集群成链。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0亿元,省际项目到位资金672亿元。
(八)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次。落实特殊群体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规范社保基金管理,推进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搞好人防实战演习和“双查”问题整改,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加强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妇女关爱体系建设,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民族宗教、慈善等工作。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强化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加快推进新建商洛中学、洛南二中、丹凤中学和县区职教中心建设,支持商洛学院“四个一流”建设和商洛职院“一流专业”培育。推进健康商洛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基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加强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做好十四运会场馆建设和筹办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真正过紧日子,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对各类结余、沉淀资金应收尽收、重新安排,全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发放、保机构运转。强化审计监督,加强隐性债务风险动态监测,严格债务监督问责,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债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专业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抓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加强信用信访、数字信访、人文信访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洛、法治商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治站位,忠诚履职。把守初心、担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锤炼政府工作人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制度意识,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制度权威,推动制度落实。
强化宗旨意识,担当实干。从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中汲取力量,坚持人民至上,以百姓心为心,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下硬茬解决群众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强化担当精神,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事不避难、一抓到底,始终以奋进的姿态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以干成干好的实效向全市人民交卷。
持续改进作风,廉洁从政。下更大决心搬文山、填会海,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营造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加强廉洁政府建设,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
各位代表,总书记的嘱托殷殷在耳,新商洛的发展计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奋斗绘就蓝图,用拼搏成就梦想,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为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秦岭“五乱”: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
“稳经济20条”:2020年2月,市政府制定出台《商洛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商政发〔2020〕8号),包括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全面落实生产防控措施等二十条措施。
“促发展10条”:2020年3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出台《商洛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措施》(商办字〔2020〕15号),包括夯实领导包抓责任、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等十条措施。
“决战脱贫8条”:2020年3月,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商洛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八条措施》(商脱贫组办发〔2020〕4号),包括做好贫困患者治疗救助、积极促进务工就业、增设扶贫公益岗位等八条措施。
“稳就业22条”:2020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通知》(商政办发〔2020〕15号),包括重视产业投资带动就业、推动“放管服”改革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创造就业岗位等二十二条措施。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三区”人才: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
后续扶持“1+7”政策举措:2019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陕办字〔2019〕126号),该通知主要包含1个《意见》和后续产业支撑体系、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等7个《实施意见》。
“两新一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村社共建”:县区供销社、镇(办)供销社和村“两委”、农民社员等联合组建的村级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和服务型党组织等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平台组织。
“个转企、小升规”:“个转企”指个体工商户利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依法重新登记有限公司(含一人有限公司)、个体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各类企业;“小升规”指小微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四个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