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22年商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szfb/2023-00650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目录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3-25 11:29
名  称 2022年商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3月18日在商州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商州区区长 陈泽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克服了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8%和11%。新建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新培育“五上”企业37户。11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万吨电子级氢氟酸、锌冶炼废渣回收贵金属、木耳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户。蟒岭绿道创建为4A级景区,江山景区入选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9.1%和56.8%。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6313”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重点监测户和潜在风险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面消除。完善易地扶贫搬迁“1+7”后续扶持机制,实施安全饮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26条措施,新建(改造)灾毁危房585户,新增临时公益岗位2356个,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25亿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资金1335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73个,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1500万元;三岔河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扎实推进“两拆一提升”,拆除违法违规广告牌7300余块、违法违规建筑460处19.2万平方米、多余城市家具5448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个,“商洛学院住宅小区改造”列入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环城南路商州段加快建设,完成“四大门户区”立面改造13.7万平方米,建成2处便民公园,投放垃圾分类设施1.85万套,获评“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加快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拆除农村闲置危旧房3128处,硬化农村道路122公里,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绿色根基更加稳固。扎实开展秦岭“五乱”专项整治,公安机关立案18起,刑事处理11人;整改问题213个,南秦小水电整治完成,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加快推进,金陵寺、夜村、腰市镇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竣工投用。完成营造林8.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43%,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省级验收,丹江断面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居全省前列。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被纳入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县(区)。

改革创新提速增效。“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5%以上,274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实现集中审批,新增市场主体3868户。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国资国企、科技创新、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推行企业家“早餐会”和“政银企担”联席会议制度。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13个科技项目入选省级示范项目,7个项目获省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8亿元。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3413人,建成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8个,实现就近就业2.6万人。居民养老、医疗参保率均达98%以上。区高级中学建成投用,十五小、十三幼开工,区第一初级中学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教育“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加快健康商州建设,区中医院投用,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医保结算线上支付全覆盖。圆满完成“十四运会”赛事保障任务,荣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优秀集体”。“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灾后重建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开局良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区、全省首批“平安铜鼎”。

2021年,我们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化“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换脑子、转作风”,制定政府系统改作风20条措施,实行重点工作“周调度、月交账、季通报”、清单化管理和台账化督办,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十四运保障、城市拆违等硬事实事中锤炼了作风,尤其是我们树立市区共建理念,各级干部大局意识、协调配合意识全面增强,落实力、执行力明显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38件、政协委员提案237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审计、舆论和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同时,政府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21年工作全面完成,为本届政府任期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依靠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砥砺前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聚焦追赶超越,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48个、完成投资6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6%,商洛电厂、龙山光伏电站、脱贫产业示范园、商洛万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区”。粮食总产年均稳定在9万吨,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个,年发展食用菌1亿袋、菊芋4万亩,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被评为“陕西省技改投资先进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环秦岭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节赛影响力不断扩大。加强“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

二是坚持苦干实干,脱贫摘帽顺利实现。全区7000余名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一道埋头苦干、奋战一线、合力攻坚,累计投入资金72.84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187个,“八个一批”政策有效落实,“4+X”脱贫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危房及土坯房改造9332户,搬迁群众1.25万户4.76万人,建设通村(组)路488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07处,10.2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区顺利摘帽,与全省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三是突出共建共享,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环城北路、商丹一级公路、G242改造、黄沙岭隧道竣工通车。完成团结路、中心街、东关街等老旧街道改造,创建卫生街区15个,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建成投用,城周绿化2.6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9万平方米。中心城区5G通信网络全覆盖,228个行政村水泥(沥青)路全部贯通,城镇化率提高至51.04%,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四是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从严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规划》,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扎实开展秦岭违建别墅和“五乱”整治,拆除违规建筑和“大棚房”958处,查处“五乱”问题396起,整改中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及反馈问题280个,关停采矿企业46家。建成垃圾污水处理项目53个,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1.95万亩,空气质量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区“天蓝、山绿、水清”的城乡环境更加宜人。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部到位,财税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兴商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1.58亿元。“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荣获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综合工作先进县区;“阳光食品智慧监管”平台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好评,新增市场主体1.69万户。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培育9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17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8件。累计完成招商项目211个、到位资金439亿元。

六是着力强弱补短,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累计完成财政民生投入15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5万人次。建成区高级中学、秦韵教育城、六小、四园、五园、十二园等一批教育项目,新增学位7000余个,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建成投用,283个村(社区)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民政兜底保障率9.46%。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连续七年成功举办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区”,《紫荆树下》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在全省获得好评。双拥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陕西省双拥模范区。国防动员工作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区。

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启示我们: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要求,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原则,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追求,把保护生态作为立区之本,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把廉洁从政作为工作底线,努力让全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特别是商州作为中心城区,要始终坚持市区共建,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推进换脑子、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营造心齐气顺、同心同向、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更大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与帮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驻商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商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不活,加快高质量发展还需付出艰辛努力;中心城区的优势尚未充分释放,城乡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短板,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还不充分,民生改善和保障还需久久为功;一些干部缺乏敢想敢干、创新突破、走在前列的勇气和魄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还需持续用力。对此我们决不回避,一定尽责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加快推进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以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主攻方向,聚焦“一都四区”战略目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改革创新、招商引资、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聚力推进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转型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商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和8%左右,经济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围绕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文化旅游、建材家居五大产业集群,培育12条成长型产业链,打造锌材料、氟材料、生物医药、旅游、康养、电子信息六个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坚持“亩均效益”导向,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升级,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构建“两区多园”工业发展格局。建成医药食品产业园、商洛化工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招引入园企业30家以上,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新增中央投资以及列入中、省规划盘子项目200个以上。

(二)聚焦全面乡村振兴,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完成安全饮水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苏陕、津陕协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农业发展项目化、机械化等“八化”建设,加快推进“5+5”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和“三个十”工程建设,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2个;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行林下套种,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储备能力。遵循“多规合一”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现生态宜居的秦岭山水乡村全域覆盖。到2026年,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建成三岔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聚焦城镇融合发展,精心塑造城乡新面貌。坚持市区共建,深化“两拆一提升”三年行动,全力配合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合力推进“六市联创”,加快5G网络部署,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三生三宜”的2.0版本中心城市。到2026年,西十高铁竣工通车,高铁康养新城路网和控制性工程全面建成,中心城区断头路全面打通。全面完成城市道路“白改黑”、路灯改造、线缆落地等工程,实现城市集中供气供暖全覆盖,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建设沙河子、大荆、腰市等5个重点镇。城镇化率达5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5%,通组路硬化率达99%,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95%以上。

(四)聚焦康养之都建设,深化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四个商洛”,建设高铁康养新城、环中心城区健康养生带、金凤山康养新区、秦岭健康养生谷、交投医养结合等康养项目。加快推进秦岭江山、蟒岭绿道4A级景区业态发展,建成江山美居度假村、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多彩商州”环城森林公园、商於古道文化街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发展民宿和特色餐饮文化经济。到2026年,创建省级旅游名镇2个、4A级景区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商洛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

(五)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规划,全面完成勘界立标,推进“数字秦岭”建设,持续深化秦岭“五乱”整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最有力举措保护好秦岭。加强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扬尘管控和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行动,保持城区空气质量全省前列。全面推进矿业“五化”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深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抓好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加强与江苏、天津等务实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围绕12条产业链强化招商引资,招引项目260个以上,引资突破1000亿元。到2026年,市场主体突破4万户,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人,培育各类乡土人才1500人,实施各类技能培训1万人。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秦岭智谷·数字商洛”总体布局,培育孵化高新科技企业20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

(七)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抓手,新建中心城区各类学校10所,新增学位1.1万个。实施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办学,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迁建区职业高级中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低保扩面提标;推进健康商州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建成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八)聚焦社会治理创新,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建成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完成“八五”普法任务,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完善“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平安建设成果,奋力争创平安银鼎、平安金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商州。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左右。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进“项目线、企业线”双线发力,发挥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70个,完成年度投资141亿元,增长40.29%。全力保障西十高铁加快建设,积极推进高铁康养新城、商洛化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力促岭南佳泰新型建材、固废处置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确保环城南路商州段7月1日前主体通车、国庆节前完成人行道铺设及绿化。加大项目谋划和专项债券争取力度,加快推进100个前期项目。强化重大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持续稳定工业经济。深入推进“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加强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监测,支持陕西锌业、陕西森弗、延长氟硅等企业加强研发、延长产业链。下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强重点企业、困难企业帮扶,落实好减税降费、简政放权、银企合作等措施,培育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6亿元,增长23.7%。

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完善刺激旅游、餐饮、住宿等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商贸会展、文旅惠民、消费帮扶等行动,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商於古道文化街区建设;推动专业市场建设,盘活团结路、莲湖路步行街商业经营,培育文旅商品专业市场,打造夜间经济示范点。加快商洛交通综合物流园建设,激发文化、体育、信息、住房等领域消费需求,打造生态旅游、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品牌。积极推广电商应用新模式,鼓励“网络直播”带货地方特色产品。优化城乡市场环境,健全城乡市场流通体系,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大支持培育力度,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0户以上。

(二)巩固脱贫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两边一补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6313”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作用,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强化重点监测户和潜在风险户精准帮扶,动态消除风险隐患,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乡土人才技能培训,推进稳岗就业。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广“三五”机制。加快水毁农田、道路及河堤修复,持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巩固提升。加强衔接资金资产监管。继续深化宁商协作,推动消费帮扶和村企结对帮扶提质升级。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落实粮食生产“两藏”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积极推广林下套种,稳定粮食种植面积40.7万亩以上。聚力做大做强药、果、菌、畜、薯五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菊芋、豆制品、土蜂、水产、设施果蔬等特色产业,加快牧护关千亩食用菌恢复重建、10万亩马铃薯增效等农业十大工程,

万亩连翘建园、万亩核桃科管等林业十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等十大产业配套工程等“三个十”工程实施,新增连翘建园5万亩,中药材种植20万亩,核桃、樱桃科管及林下种植3万亩以上,建成千亩以上马铃薯示范基地6个,建成腰市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加快高端食用菌基地建设,食用菌规模稳定在1亿袋以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组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联盟,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做优“润科食用菌”“兴贸核桃”“黑龙口豆腐”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工建设“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加快三岔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聚焦“六清、六治、六无”,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加快实施村组道路绿化美化提升、村内主干道及人口密集区道路亮化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务实管用的原则,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000座。大力培育乡风文明,加强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积极创建“五美庭院”及移民搬迁文明小区,推进“十百千”示范工程,建成30个省、市级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

(三)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园区承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园区管理模式、投融资机制创新,推动建立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坚持“亩均效益”,促进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持续完善荆河生态工业园基础设施,完成大荆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加快医药食品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与南京同仁堂等优质企业招商合作,开工建设秦岭粮食仓储和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启动建设商洛化工产业园,加快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同步推进氟精细化工项目招商。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夜村现代产业园建设,加强园区用地储备,持续完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污水处理、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年新增入园企业6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

壮大区域主导产业。落实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紧盯12条成长型产业链,全力做好项目谋划、招商引资、纳规入统等工作。加快推进新材料首位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促陕西锌业锌基合金、延长氟硅2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开工建设。依托食用菌、菊芋、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优势,支持富硒食用菌、商蒲缘食品、花想蜂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依托陕西森弗、康诚医药等龙头企业,加快秦岭养生谷、万亩药材基地等项目建设,发展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开展省级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快江山美居度假村建设,力争江山微风牧场“五一”建成迎客;加快推进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多彩商州金凤山公园生态花海、金凤山康养新城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楷唯家居、轻质隔墙板、杰泰建材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建材家居产业快速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战略,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围绕标准化厂房、12条产业链、康养之都、在外乡党,策划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发挥经济顾问、招商大使作用,加大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地招商力度,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力促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点招商项目落地,确保招商到位资金85亿元。鼓励支持企业、产品“走出去”,推动地方特色产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全国,并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台相应支持政策,积极引进总部经济3户以上。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年申报项目不少于80个,争取资金20亿元以上。

(四)坚持市区共建,推动城镇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两拆一提升”,坚持拆建并举、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镇品质。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聚焦“山水园林城市、旅游康养之都”城市发展定位,积极配合市博物馆、垃圾焚烧电厂、“两河七沟峪”水系全域治理、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以及仙娥湖、商运、十号信箱片区开发,加快推进贺咀、龟山等片区开发,加快行政中心北侧、西新社区安置房建设,实施桂园新村、龙泉小区等21个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推进“四大门户区”改造提升,加快龙山公园、南秦河两岸生态景观修复工程建设,建成20座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和生态停车场,加快“城市书屋”“梨园亭”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推进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真正让群众共享城市建设成果。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巩固“四城联创”成果,合力推进“六市联创”,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实施“312”工程,坚持“用脚步”丈量城市,及时对外公布城市问题清单和发展机会清单,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发挥中心城区违建管控“人盯户”机制作用,持续抓好城市“两违”管控,实施城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综合整治,下大力气促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和提升,落细落小城市管理网格,持续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智慧交通、智慧物业、智慧家居等5G应用场景落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城镇建设。推动高铁康养新城规划落地实施,力争开工高铁大道、高铁西站广场、南秦水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沙河子镇改造提升工程、北宽坪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实施大荆、腰市等重点镇路网提升、供水保障、市场建设工程,努力补齐城镇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宜居农房建设,强化镇村集市精细化管理,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

(五)厚植生态底色,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加快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精心呵护秦岭生态。加快“数字秦岭”建设,完成勘界立标和国土空间“三线三区”划定。全面完成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继续坚持“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的原则,常态化整治秦岭“五乱”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建立监管、监测、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从严落实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强中心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全域推进作物秸秆禁烧,规范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持续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始终保持空气质量全省领先。加快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加强二龙山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保护项目建设,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确保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矿山、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推进绿色循环发展。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清单制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力促何家塬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陕投、延长百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落地建设。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加快实施中小企业园燃气管道接入工程,实施工业领域清洁技术改造,实现能耗“双控”目标。围绕矿业“五化”目标,推动辖区矿山企业技改升级,加快建设绿色矿山,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

(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实施绩效管理改革,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有企业资源整合重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成融资平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国有投资主体。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转型,落实教育“双减”政策。持续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农房一体确权登记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四十条措施,全面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开展区级部门股长轮岗交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压时限,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以上。继续用好“企业家”早餐会制度,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区级融资担保体系能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待遇,以高品质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加快“数字政府”和创新平台建设,主动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建设“飞地孵化器”,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努力实现西安孵化、商州转化。加快融入“秦岭智谷·数字商洛”,推进秦韵教育科技城项目落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以上。

(七)办好民生实事,增进人民幸福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移民搬迁户、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健全完善创业帮扶机制,加大创业资金支持,积极引导返乡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优化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管理服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等提质扩面,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落实低保、五保等保障政策,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关爱服务机制。推动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建设和管理,探索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等智慧养老模式,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办好职业教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办好重大文体赛事活动,深入开展精品剧目和文艺创作,推动文体事业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护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聚力推进“健康细胞”示范创建,完善城乡体育设施,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水平。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围绕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快第十五小学、第三幼、十三幼建设,完成第三小学、区第一初级中学改造提升;加快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莲湖非遗小剧场”,年内实施文化惠民演出150场以上;积极推进18个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31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成8个养老机构改造;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改造提升、区疾控中心迁建工程,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四室分离”标准化;硬化通组路262.1公里,加快涝峪、金湾跨丹江大桥建设;启动避灾避险移民搬迁项目,落实农房抗震改造补助政策;新扩建腰市、杨斜、金陵寺、王山底、会峪、西荆等6个集中供水工程;开展残疾人辅具适配项目350人次以上,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重度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入户120户以上。

(八)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以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为目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推行“412”接访模式,广泛开展网上信访,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下茬解决好中心城区棚改遗留问题。充分发挥“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作用,进一步延伸社会治理触角,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应用,多维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纵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力抓好非煤矿山、城镇燃气、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和专项整治,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监管,扎实做好存量债务化解,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加强金融信贷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从严从紧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处置和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系统,健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机制,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历史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牢记责任、担当实干,恪尽职守、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忠诚履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行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全覆盖,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决策程序,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群众监督,强化审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代表委员建议提案,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坚持务实担当。持续推进换脑子、转作风,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好“精准、严实、全面”“速度、标准、统筹”“抓重点、创亮点、出精品”的要求,做到“必须在岗在位、必须扎实精细工作、必须正视群众利益”,坚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政府各级领导带头做抓落实的“主攻手”,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作风整顿,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坚持清正廉洁。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廉政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上。紧盯重点领域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之以恒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继续开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使命,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谱写商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