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22年山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szfb/2023-00660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目录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3-30 12:05
名  称 2022年山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山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3月16日在山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山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晓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过去五年成就鼓舞人心

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我们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荣光,共同参与了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攻坚硬仗。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反复不定的新冠疫情,干成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大事要事,办好了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好事实事,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急事难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山阳答卷”。

五年来,我们聚焦追赶超越争先进、创一流,综合实力越拼越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是2016年的1.4倍、1.6倍、1.2倍和4.9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和9.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00亿和100亿元大关,“五上”企业、过亿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73家、31家、8家,助推山阳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谋划实施重点项目586个、完成投资867亿元,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连续5年走在前列,2020年代表商洛接受全省重大项目现场观摩。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等国省荣誉称号31项。

五年来,我们聚焦全面小康战贫困、摘穷帽,“三农”基础越打越牢。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聚各方之智、下非常之功,落实“六个精准”“八个一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2.08亿元,争取苏陕协作资金6.12亿元,12472户52785人搬离深山、进城入镇,9.6万群众通过产业就业实现增收,10.67万人摆脱贫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3877元增加到10569元,“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全部实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创新推行“三带三创”产业扶贫模式等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中国扶贫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全省光伏扶贫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成效明显县、列入全国“十三五”典型案例。

五年来,我们聚焦绿色循环挖潜能、促转型,产业集群越做越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5.9∶54.5∶29.6优化到15.1∶47.0∶37.9,呈现出“一产稳、二产优、三产升”的良好态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建成和丰阳光、意发等现代农业园区52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41个,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农业产业迈上了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基地支撑的良性发展轨道。建成标准化厂房43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产业园、五洲高端钒产业园、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等5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县域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经济全市领先。建成国家4A景区4个、3A景区3个,天竺山景区创建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漫川古镇成功创建全国特色小镇和历史文化名镇,法官庙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命名,大秦岭国际吉他艺术节、全国摩托艇联赛等活动成功举办,山阳旅游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聚焦改革创新激活力、增动力,发展后劲越攒越足。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党政机构、国资国企、财税体制等改革基本到位,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即将完成,2019、2020年被评为“全市深化改革先进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省级研发中心3家,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市级18项,突破关键技术工艺29项。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市场主体达20375家、年均增长14.6%,非公经济占比连续五年全市第一。创新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系列招商活动,成功招引三峡能源、雷博光电等企业146家,到位资金648亿元。

五年来,我们聚焦突出问题严管控、强治理,生态环境越管越优。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违建和“五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13座小水电站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落实落细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实施污染减排项目67个、流域污染防治项目3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过332天,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完成国家重点工程营造林4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2019年被省政府评为“生态建设强县”。

五年来,我们聚焦融合发展抓建设、强管理,城乡颜值越扮越靓。城区建成面积拓展到10.5平方公里,高铁站点和片区规划编制完成,丰阳印象、卜吉河等棚改基本完工,滨河休闲长廊、翠屏山公园、滨河北路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00户,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并列入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高坝店、户家塬、中村等集镇升级扩容,漫川关镇入选国家美丽宜居示范小镇,法官镇被省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镇”,法官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我县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聚焦人民期盼惠民生、解民忧,百姓生活越过越好。坚持用有限财力做成最大民生,支出占比达84.52%。群众期盼已久的西十高铁、丹宁高速顺利开工,水阳高速、必康大道、漫川过境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磨沟水库大坝完工,城区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建成运营,保障房建设荣获“全省十佳县”,村组道路建设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年增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改造提升镇村薄弱学校54所,城区三小、四小等19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720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逐步缓解。新冠疫情防控保持“零感染”,县医院、中医院完成迁建运营,镇卫生院、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我县荣获国家级中医药基层先进单位。县图书馆、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活动成效显著,平安山阳、法治山阳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六清”,社会大局更加安宁、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聚焦发展环境转作风、优服务,政府效能越来越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牢固、更加坚定、更加坚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27件、政协提案628件。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县政务服务大厅建成运行,整合政务服务进驻事项1036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划转213项,行政审批精简率达62%,政务服务网办率达96.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绩效管理,查处了一批政府系统违纪违法干部,巩固和发展了勠力同心、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气象、公积金、宗教、老龄、残联、慈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单位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税务、电力、气象、金融保险、邮政通信等驻山单位,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山阳走过了极其难忘的历程,我们经历了抗击疫情、防汛救灾等重大考验,顶住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多重压力,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克难奋进,节假不休、日夜奋战,打了一场场引人瞩目的“漂亮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1.75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142.18亿元,增长7.9%;规上工业总产值241.49亿元、增长18.9%,增加值增长14.9%;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增长2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27元和12755元,分别增长7.7%和10.9%;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5%和11.2%。

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漂亮仗”,全省凝心聚力开局起步暨重大项目建设开工会议市级分会场设在山阳,雷博、德润康接受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视频观摩,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连续三年位居第一;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巩固成果、衔接振兴“漂亮仗”,顺利通过国家和省脱贫攻坚后评估,全市推行“五强化五确保”防返贫工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园区提质、产业提效“漂亮仗”,户家塬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3+4”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市标准化厂房建设暨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漂亮仗”,“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扎实推进,拆除违法广告7969处、违法建筑155处,返还公共空间3.1万平方米,增绿补绿1.5万平方米,“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成功命名,149个秦岭山水乡村通过市级验收;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保护秦岭、铁腕治乱“漂亮仗”,坚持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重拳治理秦岭“五乱”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行政立案109起、罚款587.82万元,刑事处罚17人,有效遏制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问题发生;这一年,我们打了一场“人盯人+”、扁平化管理“漂亮仗”,为有效应对洪灾侵袭,建立了防汛救灾“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并延伸到秦岭保护、森林防火等八大领域,“人盯人+”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事业,奋斗赢得幸福。过去五年,最让我们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特别是2020年4月首站来到商洛,考察秦岭环保、脱贫攻坚等情况,告诫我们“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叮嘱我们“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令我们无比欣喜与激动,极大地鼓舞和激励起全县上下感恩奋进、真抓实干的昂扬斗志!过去五年,最让我们自豪的是,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县上下干成了优化格局大项目,拼出了强县富民大产业,办好了温暖民心大实事,重大项目建设连年位居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零基础向集群发展的跨越,建成投用的休闲长廊等一大批项目市民点赞,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过去五年,最让我们难忘的是,脱贫攻坚一声号令,千名干部扎根基层、倾力奉献,把对群众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对家人的亏欠埋在心底,沐雨栉风、披星戴月,战贫斗困、不胜不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小康路上一个村子、一名群众都没有落下,演奏出一曲撼天动地的奋进赞歌!过去五年,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县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强管控”措施,保持“零感染”目标。特别是去年西安暴发疫情后,各级干部顶风冒雪、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广大群众响应号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众多医务人员和公安民警不畏艰险、逆行出征、驰援西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史诗!过去五年,最让我们欣慰的是,面对洪水侵袭尤其是2021年罕见的六次特大暴雨,全县干群同心、闻汛而动、逆流而上,争分夺秒抢险救灾,不顾一切保卫群众生命安全,提前转移安置群众2.2万人次,投入灾后重建资金6247.7万元,没有发生一人伤亡事故,没有出现一户因灾返贫致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倾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山阳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辛勤付出,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证,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挑战越严峻,越要依靠党的全面领导,越要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加快发展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凝心聚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才能在新一轮追赶超越中继续走在前列;改革创新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动力源泉,只有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广阔,发展环境才会更具引力,才能在竞相发展中脱颖而出、勇立潮头;依靠人民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制胜法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才能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更好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优良作风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坚强保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破除行业条框壁垒和作风顽瘴痼疾,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差距是努力的方向。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发展质量还不够高。主导产业总量不大,规上企业、链主企业数量偏少,科技创新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大项目、好项目谋划储备不足,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压力较大。二是营商环境还有短板。市场要素、服务要素、环境要素保障依然不足,手续办理难、办理慢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人才少等瓶颈难题仍未有效解决。三是民生保障还需提升。群众增收渠道依然较窄,县城改造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任务艰巨,城区学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较为突出,健康养生、托幼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配套还不完善,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仍需加倍努力。四是工作作风仍需转变。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换脑子、改作风不积极、不到位,抓谋划、抓落实、抓攻坚、抓统筹的本领还不过硬,经验主义、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也是山阳厚积薄发、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纵观发展大势,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内生动力、市场潜力和要素支撑能力依然强劲,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把握政策机遇,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加速释放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利好,加之山阳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有利于我们获得更为密集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倾斜;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出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我县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这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都四区”的战略目标,支持山阳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使我们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足。

审视自身发展,随着丹宁高速、西十高铁等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建设,山阳必将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场,由区位优势带来的战略优势将加速释放。尤其是全县上下历经脱贫攻坚、抗击疫情、防汛救灾等锤炼洗礼,干事创业的热情越发高涨,团结奋进的力量更加聚集。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根据县第十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以绿色循环为方向,以绿水青山为承载,以项目为支撑,以产业为引擎,积极探索生态优县、实业强县、文旅活县、城镇兴县“四条路径”,做大做强“3+4”产业集群,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努力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五好山阳”,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和建设“五好山阳”,是县委根据省市发展布局作出的决策部署,是山阳高质量发展的总纲,必须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达到22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3.5万元和1.7万元以上。重点抓好西十高铁配套设施、丹宁高速、福银高速山阳东互通式立交、储能项目建设和县城4A景区打造、1家上市企业培育六件大事;全力实施河库引水入城、“气化山阳”镇村延伸、县域垃圾污水处理、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六大工程;努力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气候宜居县和天竺山5A级景区六大创建

到2026年,全面实现六新目标即:康养产业实现新突破,大健康与大数据、大旅游协同发展,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相融,山阳成为生态生产生活、宜居宜业宜游的康养休闲胜地;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重大项目建设滚动接续、支撑有力,“3+4”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名县美城、特色小镇、山水乡村更有品位、更富内涵、更加宜居;生态环保开创新高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政务环境高效便捷,市场环境公平有序,社会环境开放包容,各类要素充分涌动,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四最”营商环境目标基本实现;社会治理达到新水平,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基本成熟,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社保待遇提升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示范县。支持医药企业开发保健产品、功能食品、健康饮品,推动天竺山、天蓬山寨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完成健康养生小镇建设,加快暖水川温泉、翠峰峡、黑龙谷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划一批康体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养老等康养项目,开发一批田园采摘、户外运动等体验项目,建设一批星级酒店、高端民宿,打造一批“文旅+”“农旅+”等新业态,办好节赛等宣传推介活动。2026年健康医药类规上企业发展到26家,新增3A景区2个、4A景区1个、5A景区1个,旅游年综合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

(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示范县。坚持全域布局、全链推进,每年谋划实施高质量项目100个以上、年度投资170亿元以上,招引重点项目不少于30个、到位资金不低于150亿元,努力把健康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培育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把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态旅游、建筑劳务培育成4个超五十亿产业集群。坚持产城融合、景城融合、城乡融合,深化“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专项行动,每年实施重点市政项目不少于5个,打造省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完成5个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2个示范镇和20个示范村建设,改造提升村组道路246公里。202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3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率达到45.2%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示范县。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规划》,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落实矿业发展“五化”建设三年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接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点流域治理、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86个,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年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以上。加快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高效生态价值实现、美丽生态成果共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率达到30%以上,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2个以上。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示范县。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潜力。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5G网络、数字建设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开展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放管服”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四最”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到2026年,市场主体突破2.4万户,“五上”企业达到200家以上,营商环境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实现普惠共享发展,打造“市域治理创新区”示范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好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培育、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保障性政策落实等工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扩大就业带动稳定增收,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落实,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狠抓“双减”政策落实,规范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完成城区一中、职中迁建等重点校建工程5个,新增城区学位5100个,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全民健身模范县;落实“健康商洛2030”行动计划,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推动5G智慧医疗、中医院能力提升等29个项目建成投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作省级优秀剧目2部以上,培育规上文化企业5家以上;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风险防范化解、公共安全保障等体系,持续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山阳、法治山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动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

三、再接再厉、真抓实干,推动开局之年稳健起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县第十九次党代会精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围绕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和建设“五好山阳”目标,大力开展“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争分夺秒干好每一天,心无旁骛抓好每件事,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控制指标。

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系统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聚焦绿色循环发展定位,以壮大“3+4”产业集群为核心,突出项目线和企业线“两线”齐抓,走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生产效率高、亩均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坚持做足项目总量、保证项目质量,围绕“两新一重”“一都四区”和高铁时代,精心谋划一批必要性足、可行性强、结构性优的好项目,保持入库项目储备180个以上。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5个、完成投资170亿元,全力保障西十高铁、丹宁高速建设,突出抓好高频变压器及DC线材、秦岭优源等15个市拟观摩项目和35个工作队包抓项目,统筹推进其他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市重大项目观摩再创佳绩。推动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绕项目转,落实争一流、夺红旗“五个论英雄”和学政策、谋项目、争资金“三个一”制度,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合作,提供“一站式”手续办理服务,确保年度计划项目3月底完成前期、4月初动工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

二是打造产业集群“主引擎”。落实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大抓延链、补链、强链,推动“3+4”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围绕打造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新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产业基地2万亩,加快艾香中药材产业园、丰泰康养中心等12个项目建设,推动健康医药产业提档升级;围绕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扩大五洲高端钒、丰源氮化钒产能,加快金诚五氧化二钒、富新振兴黄金等8个项目建设,启动钒系列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支持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壮大;围绕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机器人和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等6个项目建设,继续招引显示模组、背光源、智能芯片等上下游产品项目,不断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品链;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扶持恒瑞、家金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和丰阳光三期、终南液酒厂搬迁等22个项目建设,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围绕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创建,力争天竺山景区“十一”前完成修复、正常开园,精心办好文旅节赛活动,推动天竺山大酒店、隆元逸林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抓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积极发展养老、家政、托幼等生活服务业,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0家;围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完成色河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启动钒液流储能产业园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围绕打造建筑劳务产业集群,制定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新培育二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不少于2家,鼓励引导在外建筑企业回迁山阳,加大建筑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带动有组织建筑劳务输出3万人以上,持续擦亮“山阳建筑”劳务品牌。

三是做强产业园区“大平台”。坚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树牢“工业地产”理念,突出亩均效益评价,支持高新区引领发展,新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突出抓好LCD屏显示模组、5G电源适配器二期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等配套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入园企业8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60亿元以上。

四是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围绕搭稳“一都四区”示范县的四梁八柱和壮大“3+4”产业集群,打好叩门招商、节会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链条招商“组合拳”,落实激励乡党返乡投资政策措施,深化“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招商活动,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财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全年签约落地项目30个以上、到位资金155亿元以上。

五是狠抓项目企业“两条线”。围绕今年既定经济发展目标,紧盯“项目”一条线,继续实行“六个一”推进机制,压实工作队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和其他项目部门包抓责任,加强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紧盯“企业”一条线,将经济增长任务细化到每个重点企业、分解到季度到月到周,建立“一企业一专班”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产销等难题,推动存量企业达产达效、满负荷生产,规上企业纳规纳限49家,确保完成经济增长任务。

(二)彰显品质和特色,推动城镇建设扩容提质。突出空间品质、功能品质、生态品质、建筑品质,以“两拆一提升”行动为抓手,做到建设和管理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建出高品质、管出新形象。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加紧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合理设计城市产业、城市色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整体风貌,精准布局交通出行、商业休闲、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公共空间,形成“一城一特色、一街一风格”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是建设秦岭名县美城。突出山水、景城、产城、人城融合,启动西十高铁站前广场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福银高速山阳东互通式立交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推动丰阳印象、卜吉河等棚改项目建成投用,开展“两河十一沟”水系综合治理,完成县城排水防涝和南大街及5条支路改造提升工程,抓好文化路、物资路等城区支路网项目,建成亲水公园、带状公园、口袋公园5个,加快打造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一体的公园城市。

三是打造特色精品小镇。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全”、形态“精而美”的思路,持续提升漫川关、高坝店、中村等国家和省级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规范运营法官秦岭原乡、天竺山养生度假等特色小镇,重点抓好福银高速、水阳高速沿线中心镇建设,加快建设户家塬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面建成黄花岭茶创小镇,努力形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宜居小镇格局。

四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商洛市县城建设管理导则》,实施城市建设“312”工程,巩固违法广告、违法建设和城市多余家具拆除整治成果,加快“白改黑”、多杆合一、标牌统一、管线入地、雨污分流。开展市容市貌“治脏”、马路市场“治乱”、市政设施“治差”、交通秩序“治堵”,努力管出好秩序、管出新形象、管出群众满意度。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将“人盯人+”延伸到城市建设管理全领域、各方面,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三)做好巩固和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开创新局。以“两边一补齐”行动为抓手,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齐心跑好共同富裕“接力赛”。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实“五抓五强”和“人盯人+”防返贫工作机制,用好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狠抓产业帮扶、稳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加强社区工厂、帮扶车间管理和招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按照“521”示范工程布局,启动建设5条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2个示范镇和10个示范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经验路径。

二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粮食储备库等项目4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万亩,粮食产量保持8.5万吨以上。持续壮大药菌果畜茶等全产业链产业,重点抓好汉华、犇犇旺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新型市场经营主体50个。加强农产品全链条、全流程质量管控,申报认定“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做实打响“源味山阳”区域公用品牌。

三是补齐农村设施短板。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完成水毁国省县乡道路修复156公里、通组道路建设80公里,启动党白路改建,完成户界路改建,改造提升农村道路186公里;落实“水十条”措施,实施镇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20个、水毁河堤修复项目26个;完成电网提升改造项目70个,建设5G基站512个,逐步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四是打造秦岭山水乡村。以高速公路沿线镇村为重点,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000个以上,新建镇村污水处理厂44个,建成垃圾低温热解项目4个,基本实现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置。聚焦“六清六治六无”,突出干净整洁、功能齐全,打造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12个,营造视觉美丽、心灵舒畅的秦岭山水宜居环境。

(四)统筹保护和发展,推动环境质量稳步向好。聚焦更蓝更绿更清,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为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厚植生态优势。

一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坚持“双查”和举报奖励制度,常态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排查整治,深入推进乱占耕地建房治理,高标准完成勘界立标工作,守护好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落实林长制,实行“人盯人+”秦岭保护长效机制,加快“数字秦岭”建设,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和视频监控体系,推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矿业发展“五化”建设,扮靓绿水青山最美颜值。

二是接续推进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稳定;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县域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和PPP续建项目建设,抓好4条主要河流综合治理,重拳打击偷排偷放、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落实田长制,严控重金属行业污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土壤环境突出问题查处力度,打造天蓝、水净、山青、景美的生态环境。

三是推动低碳转型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遏制“两高”项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实施丰源钒业百万吨级尾矿综合利用,完成五洲、德润康等园区能源清洁化改造,推进生态产品入市和碳汇交易,建立绿色碳库基地1万亩。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五)深化改革和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从最难处入手、向更高标看齐,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一是挖掘创新驱动潜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关键技术清单,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积极探索“西安研发、山阳制造”,加快“秦岭智谷·数字山阳”建设,招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立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各领域领军人才、科技人才,创建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个、示范村1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

二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完成盐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快财政共同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修订政府投资类项目管理办法,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水平。深化“三变”改革,抓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削薄”行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聚焦群众关切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领域,以“小切口”释放“大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三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六条,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行“集成快办”“极简审批”等举措,拓展“容缺受理”“不见面办事”等事项范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建立政企面对面沟通和投诉问题解决机制,定期举行企业家“早餐会”,推行营商环境重点部门股室长轮岗和评价监督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每一个来山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六)聚焦温度和质感,推动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办好最关心的“十件实事”。1.完成磨沟水库配套水厂及管网建设,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2.完成黄漫路等水毁修复工程,保障受灾群众正常出行;3.完成职教中心迁建,提升职业教育能力;4.建成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高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5.完成卜吉河河道综合治理,改变卜吉河区域“脏乱差”的旧形象;6.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增加供热服务1万户,保障更多群众温暖过冬;7.建成县城东南片区停车场、东关商城和翠屏山立体停车场、城西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600个,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8.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9.扩建和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17个,新建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1个,增加养老服务供给;10.完成商州至山阳天然气长输管网铺设并正常运营,缓解高峰期气源短缺问题。

二是完善更暖心的保障体系。围绕产业发展、企业用工、劳务输出,开展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抓好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健全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全面落地,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规范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维护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增加和优化养老托幼服务供给,千方百计“兜”住困难群体、“保”住基本生活。

三是提供更贴心的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城区二中、职中等学校扩建工程建成投用,完成法官中心小学等3个学校改造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校(园)长公开选聘制、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全民健身战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加大公共文化供给,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活动,抓好丰阳剧场、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新纳规上文化企业1家,争创省级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加快“健康山阳”建设,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成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中心建设,推动村卫生室由“民建公助”转为“公建民营”,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一所四室分离的公有产权标准化卫生室,更好保障群众医疗健康需求。

四是打造更安心的社会环境。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套路贷”等违法行为,全力防范金融信贷风险。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防火防汛、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狠抓源头预防治理,坚持“逢四研事、遇事解事”制度,集中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拓展“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好用好城乡人口信息库,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八五”普法,深化各行业、各领域平安创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务实担当、勤政廉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担当负责、依法依规、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政治引领,忠诚履职尽责。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把发展重任扛在肩上,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山阳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来定位、来谋划、来落实,始终保持“创先争优、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在扬优补短中追赶超越、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把借势发力抓在手上,善于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借全市秦岭“五乱”问题整治、“两拆一提升”等工作之势,态度坚决、一鼓作气,以破竹之势把一些棘手的难题、难啃的骨头一次性解决到位,彻底清除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阳光用权。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动接受各方监督,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三)坚持务实重干,提升效率效能。树牢全域、精细、经营“三个理念”,坚持全域系统谋划、整体联动推进,区分轻重缓急,协同高效抓好落实;善于从小切口入手,精心抓好每一个细节,把每项工作都打造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紧盯财税贡献、GDP拉动、就业带动和群众获得感,算好投入账、产出账,杜绝盲目举债、乱铺摊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坚持项目、一线、典型“三种工作法”,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协调事情直接到镇办、到部门、到现场,推动问题逐个击破、工作逐项落实。突出问题、目标、结果“三个导向”,始终保持“拼抢夺”的状态和斗志,以“逢一必争、逢冠必夺、逢旗必扛”的目标追求,一切盯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找准工作薄弱项、抓住解决着力点,坚持定期指挥调度、常态督查通报、从严考核奖惩,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四)坚持廉洁奉公,涵养清风正气。积极主动换脑子、破陋习,破除“麻痹大意、侥幸闯关”思想,把功夫下在日常、用在平时,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打好基础,克服临时抱佛脚、事后想办法的心态;破除“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定势,勇于突破惯性束缚和路径依赖,以思想破冰推动任务落实、引领发展突围;破除“遥控指挥、层层甩锅”做派,持续发扬防汛工作“十一个亲自”等好作风,对重点工作、重要任务,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办落实,严禁一批了之、一圈了之。积极主动转作风、快落实,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杜绝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坚持“周承诺、周交账”工作制度,做到争分夺秒、快马加鞭、雷厉风行,推动各项任务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强化敢于扛重担、破坚冰、打硬仗的责任意识,勇于爬“陡坡”、涉“险滩”,敢于接“烫山芋”、啃“硬骨头”,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夺红旗。积极主动抓廉洁、塑形象,坚持“严”的基调不变,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履职尽责的行动中,强化“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监督,推动“一岗双责”见人见事,坚决把廉政建设各项举措落实到位;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不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继续降低行政成本、压减“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来;保持高压态势不减,充分发挥监察、审计“体检”功能,重点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百年交汇、千年梦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进时代的“大考场”,我们都是忠诚的“答卷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加快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