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02_B/2014-0402001 | 文 号 | 商政办发〔2014〕35号 | ||
公开目录 | 市政府办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4-04-02 00:00 |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名 称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商政办发〔2014〕35号 |
各县区人民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商洛市2014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3月27日
商洛市2014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4年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高效、实用、灵敏”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为总目标,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陕西省《实施办法》为主线,以强化应急值守为基础,突出抓好科普宣教、示范点创建、预案修订演练、应急平台建设、应急队伍建设、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建设平安幸福商洛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应急值守工作,规范突发事件报告
1. 健全完善应急工作机构。深入开展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建设年活动。各县区要从工作需要出发,切实解决机构设置、职能和编制等问题,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加快推进县区政府总值班室和应急办合并工作。市直部门、重点机构和重点企事业单位要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处理好应急管理日常事务。
2. 落实应急值守工作职责。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交班登记制度,确保值班工作正常有序、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事项处理及时到位。严格执行市、县区、镇应急值守检查抽查制度、通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庆和假日,要落实双人双岗值班制度,实行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
3. 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严格执行市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分级分类标准。县区发生的一般突发事件,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较大级别以上突发事件,各县区、各部门要在1小时内电话报告市政府,2小时内通过应急值守系统正式报告,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二、扩大科普宣教范围,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4. 认真贯彻落实应急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陕西省《实施办法》,丰富宣传手段和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注公共安全、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参与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浓厚氛围。
5. 扎实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环境保护日、气象宣传日、消防日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系列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使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有认识、对应急知识有掌握、对应急行动有响应。
6. 积极组织各类应急管理培训。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交流,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经验,掌握先进理论,开拓干部视野,完成年度培训任务1-3次。市应急办将举办全市范围的应急工作培训班,切实提高应急战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各级政府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推进应急示范创建,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7. 重视基层应急示范点创建。积极开展以“四进”为手段,以“五有”为标准的基层应急示范点创建工作。各县区要创建县区级应急示范点3-5个,市上将在各县区创建的基础上,评选6-8个市级应急示范点。加大基层应急示范点创建工作宣传力度,调动学校、企业、社区、行政村等基层单位和组织的创建积极性,扩大基层应急示范点的影响范围。
8. 规范应急示范点创建标准。按照省级示范点建设标准,建立市级、县区级基层应急示范点申报流程、建设标准和专家评审机制,规范示范点创建工作,争取省级、抓好市级、规范县级,促使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扎实、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创建积极性高的基层单位提档升级。
9. 积极争取省级示范点创建。争取省上支持,抓好洛南县巡检镇、商南县千家坪钒矿、山阳县石头梁村、柞水县中学等4家单位省级标准化基层应急示范点建设工作。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更多的基层单位和组织进入省级标准化基层应急示范点创建范围。
四、加强预案修订演练,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0. 加快预案编制修订工作。严格落实中省新修订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出台《商洛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完成4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指导县区、部门预案的修订和各专项预案的建立完善工作。不断提高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流程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可操作性。
11. 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启动管理,确保预案层级分明、规定具体、科学规范、适用有效。县区应急办要在修订和完善本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同时,加强对辖区内部门、镇办预案编制工作的督导,不断提高基层应急预案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12. 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第三轮应急预案演练的意见》,联合市国土局、水务局、安监局、卫生局、公安局等5个专项预案牵头单位,组织开展商洛市突发地质灾害、防御暴雨洪水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等5个预案的实战演练工作。依托省、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配合省政府启动全省重大危化品生产运输应急预案,实行省、市、县区分级指挥调度,锻炼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指挥水平,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3. 增强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性。各基层部门和单位要科学制定演练计划,从易发事件较多、潜在隐患较大、救援能力薄弱的领域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合实际、涉及面广、公众参与度高的应急预案演练,扩大演练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14. 完成指挥系统联调联试。严格按照省、市《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全市应急指挥中心工程进度。各县区和市级应急委成员单位要做好应急指挥系统基础条件准备,配合市应急办做好应急指挥音频视频、信息报告、指挥调度等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力争尽快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15. 加快综合管理系统部署。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会同公安、防汛、林业、气象等部门,加快市应急指挥中心与各专业系统的互联互通,完成县区、部门视频指挥系统和应急值守管理系统的部署,努力提升应急值守科技化水平。
16. 推进县区应急平台建设。继续争取省上支持,推进县区移动应急平台项目建设,力争于2014年底前,完成小型移动应急平台试点部署工作。
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17.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省、市关于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的意见,以“专兼结合、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为原则,重点加强商洛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非煤矿山救援队、医疗卫生、森林防火、环境应急、气象水文监测等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处置能力。
18. 建立救援队伍登记备案制度。由市应急办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应急办配合,适时组织对全市应急队伍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各类队伍人员、装备、能力底数,建立联系人制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19. 健全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在已建立的市级应急管理专家库的基础上,做好专家库专家增补和遴选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各类应急管理专家组,形成分类清楚、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地信息研判、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0.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应急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切实落实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干部学习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应急管理队伍良好形象,努力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