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市政府办文件 -> 正文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洛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1606072-9-09_E/2013-0604001 文  号 商政办发〔2013〕37号
公开目录 市政府办文件 发布日期 2013-06-04 00:00
发布机构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洛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现将《商洛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县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5月31日

商洛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

为了组织开展好全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在全社会树立“安全生产、平安生活”理念,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点范围

在所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以煤矿、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安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9个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措施集中进行打击和整治。

三、重点内容

(一)共性内容。

(1)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

(3)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及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

(4)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6)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的;

(7)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8)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10)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11)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12)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

(13)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重点行业领域的内容。

(1)煤矿。被兼并重组煤矿需变更相关证照而未按规定变更擅自组织生产的;以技改名义违法生产,甚至不技改只生产的;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组织生产的;不严格执行煤矿安全“十必须、十禁止”的;矿长不遵守“七条规定”的;不认真贯彻煤矿安全生产“七大攻坚举措”的。

(2)非煤矿山及尾矿库。非法盗采、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组织生产或者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尾矿库未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规定,擅自开工建设和无证非法运营的;地质勘查单位、采掘施工单位在登记注册的省(市)以外地区从事作业,未向作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备案的;将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的。

(3)道路交通。营运车辆驾驶人酒后驾车、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以及无驾驶证、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的;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的;非客车违法载人的;不具备营运资格车辆非法营运的;非法改装车辆从事运输的;高速公路违规停车的。

(4)建筑施工。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的;施工单位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证书,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

(5)消防。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埋压、圈占、遮挡消防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擅自关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员没有持证上岗、不会操作设施设备的。

(6)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隐患不整改的、责任不落实的、制度不健全的、警示标志不完备的,特种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的、特种设备没有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没有注册登记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并不组织演练的。

(7)危险化学品。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未经正规设计,以及未通过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并已建设、投入生产运行的;未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未进行评估或评估未通过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整改而继续生产、经营的。

(8)烟花爆竹。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从事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建设和夸省市运输黑火药、引火线的。

(9)民用爆炸物品。非法制造、买卖、运输炸药、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从事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建设的。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市政府成立“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统筹推进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副市长高健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房立学、市安全监管局局长杨吉元任副组长,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杨吉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行业实际,负责本行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成立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本行业(领域)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和跟踪督查。

煤矿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工信局牵头,市国土局等部门分别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非煤矿山及尾矿库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国土局牵头,市安监局等部门分别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道路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交警支队牵头,市交通局、市安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建筑施工行业(含房屋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水利、铁路建设等)“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建设局牵头,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消防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消防支队牵头,市建设局、工商局、质监局、安监局、教育局、商务局、旅游局、卫生局、文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危险化学品行业(含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安监局牵头,市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供销社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烟爆及民爆物品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安监局、交通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由市质监局牵头,市建设局、商务局、工信局、旅游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

五、方法步骤

坚持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企业自查自纠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从2013年6月开始,到12月结束,分4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自查自纠阶段(6月)。

各县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区、本行业领域的实施方案,于6月10日前报送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迅速动员部署,督促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纠正非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并依据属地监管原则上报当地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近两年因非法违规行为被处罚处理过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并将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建档立案,督促整改。

(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阶段(7月-9月)。

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四个一律、两个凡是”,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凡是纠正治理违规违章行为工作不力或导致安全生产秩序混乱,造成严重后果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凡是由于行业内部监管措施不落实,执法检查不到位,非法违法行为长期不惩处,酿成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行业部门责任。

(三)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10月-11月)。

各县区要通过交叉检查、跟踪检查等方式,对基层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堵塞漏洞,推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行业领域特点,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抽查,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督促指导,推动本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取得实效。

(四)督查总结、巩固提高阶段(12月)。

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总结汇总,于11月30日前报送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督查组择机对各县区、各行业进行督查检查,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交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做法和经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要设立“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统一组织领导本地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领域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关执法部门依法对企业做出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建设、吊销有关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后,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通告相关部门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执法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全面提高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水平

(二)积极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制作专题节目、印发宣传资料、开展讲座论坛、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要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打非治违”工作,主动举报非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安全自律意识。要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对严重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事故及时公开曝光。

(三)依法依规开展,严格责任追究。“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既要严厉打击、严肃纠正非法违规行为,达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的,又要讲方法、讲政策,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将查处非法违规行为与统筹解决相关善后问题结合起来,稳妥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对“打非治违”工作不力,特别是对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阶段之后仍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县区,要严格按有关规定上限追究责任。要严格事故查处,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和跟踪督办制度,对非法违规行为造成事故的企业,以及谎报瞒报事故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四)坚持标本兼治,做到统筹兼顾。要将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稳步迈进。要强化法规制度落实,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切实加强新建项目的审核审批。要坚持标本兼治,紧紧抓住本县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反复发生、长期未能根治的顽症痼疾,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治本之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