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商洛要闻 -> 正文
秦岭博物馆的流量密码
发布日期:2025-04-17 09:30 来源:商洛日报 浏览次数: 作者:李小龙 肖 莲

秦岭博物馆全景 (本报记者 党率航 摄)

4月13日,秦岭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来自柬埔寨和科特迪瓦的客人。他们带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开启了对秦岭自然奥秘与悠久历史的深度体验。

英文讲解员为国际友人们详细介绍了秦岭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们仔细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还不忘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这里的展品太丰富了,讲解也很精彩!”一位柬埔寨友人兴奋地说,“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作为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秦岭的综合性博物馆,秦岭博物馆已成为我市热门打卡点之一。自1月24日试运营以来,秦岭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4万多人次,文创销售收入10多万元。

秦岭博物馆建筑设计引入立体城市理念,东西跨度297米,高差达64米,中轴线隐含商鞅封邑遗址出土的秦代“商”字瓦当造型,40米通高玻璃门厅内“酒尊”造型取自甲骨文“商”字酒器,建筑外形取自商州东龙山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夏代玉牙璋。博物馆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顺应城市回归自然的发展理念,建筑屋顶成为连接广场与山体、可供市民游玩的“城市阳台”和观看广场演出的看台,夜间还可化身灯光秀场与艺术幕布,形成兼具展览、休闲和演出的综合功能体。

步入大厅,馆内基本陈列分为“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秦岭最美是商洛”两大部分,共6个展厅。其中,“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展陈设计立足秦岭、面向世界,以山脉、祖脉、根脉和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核心精神依次展开,主要由“山水秦岭 中央山脉”“厚重秦岭 中华祖脉”“守护秦岭 永续根脉”三大主线构成。

馆内共展出1500多件(套)与秦岭相关的展品,涵盖大秦岭域内六省一市地质矿产、珍稀动植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典型遗址代表性器物、大秦岭研究与保护的历程及成果的重要文件和代表性文物。日前,“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红陶人头壶是博物馆的“超级网红”,它的展柜前,经常是人头攒动。很多游客来这里,都是为了见它,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据秦岭博物馆馆长雷新锋介绍,红陶人头壶1953年发现于我市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人头与壶浑然一体,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发型以扁平锥刺纹表示,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面容。其“容颜”清晰、眉目清秀、脸孔稚朴,流露出的“迷之微笑”,给参观者留下诸多的想象。

在文创区,极具秦岭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选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红陶人头壶和博物馆建筑冰箱贴及宝相花铜镜等代表性文创产品,清明假期,文创产品销售额达1.5万多元。”雷新锋说。

秦岭博物馆开放运营以来,已接待世界沙排世锦赛、全运会女排资格赛等团体参观400多场次,秦岭博物馆话题抖音、视频号等网络平台播放量超1000万次。近日,秦岭博物馆上榜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热门百强博物馆53位,全国十大热门新开博物馆第二位。

如今,这座以“中华祖脉”为核心叙事、总建筑面积超4.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博物馆,正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世界展现秦岭的生态密码与文明基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