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至14日,我市开展2025年上半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观摩团成员下工地、进园区、入厂房,对23个重点项目进行观摩点评,集中检阅项目建设成果,实地感受商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较好实现了首季“开门红”。1月至4月,8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67个,完成投资27.15亿元;75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59.6亿元,纳规入统72个。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今日的商洛,一条条产业链正不断“壮”起来,一个个产业集群正不断“聚”起来,为我市“3+N”产业集群培育锻造钢筋铁骨。
“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数智产业联盟,联盟企业以商南、商洛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辐射西安、江苏、浙江、深圳等地多家电子信息企业,通过搭建资源共享、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万众就业于一体的共享平台,推动成员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共生共赢’。”商南县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高世斌说。
据高世斌介绍,在陕西数智联盟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已涵盖线材、触摸屏、五金设备、智能模块等电子信息产业全链条生产商,园区内部企业也形成了“上下楼”“上下游”关系。“比如,1楼生产的覆铜板为2楼生产数智模块、LED模组提供原材料,2楼生产的数智模块、LED模组为3楼生产智能穿戴和车载导航提供原材料。”
如何实现废弃物“变废为宝”?如何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丹凤活性炭技改扩建项目给出了它们的答案。
“我们依托全市核桃产业资源优势,首创以核桃壳为原料生产超级活性炭系列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形成了‘废弃核桃壳回收—活性炭生产销售—余热供暖利用’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年处理废弃核桃壳10万吨,现有产品30多种。”陕西凤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魏万林介绍。
我市还立足资源禀赋,加速布局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好项目。
位于洛南县的生态农业放心菜示范园项目,依托秦岭腹地高山冷凉气候和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西安及周边城市高品质“菜篮子”供应基地。
“今年3月,在县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赴河南许昌胖东来集团考察学习。回来后,迅速对刘涧社区原有12个拱形暖棚进行全面改造,将其打造为放心菜产业示范园项目核心区,为全县放心菜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先进技术转化和标准化种植示范。目前,该项目已辐射至全县7个镇(街道)8个基地,共种植放心菜3000亩。”园区负责人杨卫东说。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商洛、落户商洛,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保障做乘法”,以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让投资者放心、创业者舒心。
“2022年以前我们公司的生产线在东莞,后来得益于山阳县委、县政府的争取,并且山阳高新区的相关产业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就将厂房搬了过来。”陕西玮帝电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旺说,正是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投资信心。
“边生产、边扩建,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到今年10月份,我们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2026年3月底前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年产6000万米电线、电缆、AC电源线。”李德旺对当前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重大项目建设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之前因为带娃不能出远门,有时候打临时工,自从这个企业开办之后,我就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元,还能把娃带好。”柞水润安玩具有限公司工人王娜说。
润安玩具公司通过灵活上班时间、岗前技能培训、子女免费就餐、配套活动场所等措施,破解了厂区女工顾家难、脱贫群众技能弱的就业难题,帮助群众真正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道路。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4个易地搬迁小区520余人就业。
洛南县强盛硅业石英砂加工项目实现了“僵尸企业”盘活利用,商洛高新区新型智能数字文旅装备生产项目利用闲置厂房,盘活工业用地……破旧立新,腾笼换鸟,低效工业用地变身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工地,一间间厂房,一条条生产线,孕育着攀高比强、赶超跨越的新希望,满载着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路行,一路看,一路议,既看到了亮点,也找到了差距。“这次观摩既是一次项目建设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高质量发展的‘现场教学’。”大家纷纷表示,要对标对表学经验、找准差距补短板,把观摩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为商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