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商洛学院生物学院专家与山阳县天保中心调查人员在山阳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鹮嘴鹬。这是首次在山阳县境内发现鹮嘴鹬,商洛地区既往曾在商州、洛南等地有零星发现。
鹮嘴鹬属于鸻形目鹮嘴鹬科鹮嘴鹬属,是单型科单型属(其科下仅有1属,属下仅有1种),喙为绯红色,长而向下弯曲呈弧形,与朱鹮的嘴部极为相像,并因此得名。鹮嘴鹬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15)中被列为近危(NT)。它是地方性留鸟,在一些地区会进行垂直性迁徙,因此,发现其个体时通常都暗示在该地区存在自然分布。鹮嘴鹬偏爱高海拔水域,一般在1400米至4400米的水域活动。鹮嘴鹬虽然是广布种,但生态位狭窄,种群密度低,非常罕见。
4月5日下午,调查团队沿山阳县金钱河徒步开展鸟类观测时,突然听到持续的清脆鸟鸣声,跟随声音仔细辨寻后,在一个由众多小石头构成的河心岛中发现了这只鹮嘴鹬。据悉,4月至7月为鹮嘴鹬的繁殖期,在4月初至4月中旬鹮嘴鹬雄鸟即开始鸣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开始成对营巢。本次发现的鹮嘴鹬即为鸣叫阶段的雄鸟。
据专家介绍,鹮嘴鹬对栖息地极为挑剔,山阳县这只鹮嘴鹬的出现直接反映当地河流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山阳县通过河道整治、限制开发等措施持续修复县域内的河流系统生态,为鹮嘴鹬等珍稀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