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通过升级政务服务、保障用工、法治护航、市场监管协同、打造特色亮点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商南县深化“全生命周期树”政务服务模式,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优化自助办、免费办、跨域通办、延时预约等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受理办结政务服务业务19562件,高效办成一件事1730件,延时服务94件,帮办代办529件,12345便民热线798件。小微企业全过程办电时间压减至12个工作日,办水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深入推进“证照联办”集成服务,全面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新登记市场主体271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150户。贯彻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全面排查欠薪风险隐患,以从严从快查处欠薪案件为着力点,办理劳动仲裁案件13起,已结案11起,涉案金额112.7万元。受理办结各类举报、信访、投诉案件122件,累计为50多名农民工清欠工资166.48万元。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推行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和“新八级工”制度,新增技能人才1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人。开展“陕亮执行”专项行动,成功执结案件15件,执行到位金额107万元,同步冻结案款279万元。持续开展“三官一律”进企业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100多场次,办理涉企公证案件13件、企业员工法律援助案件35件,开展涉企司法鉴定137件。
商南县制定并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计划16个,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185户,排查燃气使用安全隐患42处,对10个校园食堂、22家电梯使用单位、5家燃气经营单位、15家电动车销售单位实施多部门动态监管,并及时录入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率100%。指导“商南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向地理标志产品转化,累计有效商标持有量为2526件。今年获得专利授权133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17件,高价值专利8件。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围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产权保护、政策兑现等方面,强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举措,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小切口”改革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