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制定重点项目企业清单,重点发展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新型建材6条工业产业链,茶叶、食用菌、猕猴桃、冷水鱼、生猪、梅花鹿、蔬菜7条农业产业链,以“链式思维”推动新农业、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产业链群”集群化发展,全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
商南县强化重点产业链群项目招引、建设,筑牢链群支撑。举办第四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积极发展“归雁经济”,开展叩门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截至目前,共签约新材料、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3个,总投资22.06亿元,引进电子线束生产线建设、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产线建设等链主项目。推行“三三三四五”项目管理调度机制,全年实施省市级重点产业链项目15个,年度投资12.84亿元。截至目前,电解铝废渣循环利用、年产13万吨耐火材料等5个省级重点产业链项目全部开工在建,完成投资2.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64%。10个市级重点产业链项目开工6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2.6%。
商南县不断深化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建设,优化链群布局,推动新农业、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产业”聚链成群。成功申报茶叶、猕猴桃两个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9万亩,发展油茶1.8万亩、食用菌1.1亿袋、供港蔬菜3000亩、冷泉鱼490万尾、梅花鹿1.2万只;年产100万吨高端型砂、年产1万吨亲水铝箔等23个重点产业链群项目建成投产,园区新增入园企业8家;打造精品旅游线路3条,“一峡一湖一峰一道”的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初具雏形。促进“旅游+乡村”融合发展,成立新业态公司11家,建成旅游康养乡村31个、农村景区7个、产业景点28个,民宿10家;建设运营各类养老机构127家、其中公办敬老院10个、社会养老机构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96个,总床位数达4610张,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养老体系。围绕茶叶、冷泉鱼、梅花鹿等特色资源,研发了金丝茶宴、冷泉鱼宴、珍馐鹿宴三个特色主题110道药膳菜品。确定“四大产业”重点企业38家,实施项目49个。四大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速稳定在15%以上,链群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商南县成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加快推进全县秦岭茶乡等15个VEP项目实施,全面推广VEP项目“损一补二”开发模式。秦岭泉茗、秦岭冷泉鱼等获得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定。深入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签订17.7万亩碳汇开发权流转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