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区县资讯 -> 正文
洛南县构建六大闭环责任链条防大汛
发布日期:2021-07-23 10:22 来源:商洛市人民政府主站 浏览次数:

进入主汛期以来,洛南县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模拟流程思维,突出防汛重点环节,建立完善防汛工作六大闭环责任链条,扎实有序防范和应对灾害天气。

一是建立责任链,明确包抓责任。建立县、镇办、村居、组、中心户长(称预警员)五级责任体系,实施县级领导包镇办,镇办领导包抓村居,村居干部包组包隐患点,组干部、预警员驻点包户分片包干责任体系。针对县域内重点河道、险工险段、水库、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建立防汛隐患排查防范台账,明确隐患点类型、受威胁群众户数人数、预警及撤离责任人员、撤离信号发布、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应急解除等关键事项。

二是建立预警链,快速传递信息。建立预报信息五级传递机制,采用微信群发布与电话通知相互补充方式,做到预报信息10分钟内传达至全体群众,确保辖区群众在极端天气下能够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即县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汛期预警信息至镇办、部门,镇办收到上级天气预报信息后,迅速学习领会,制定防范措施,建立镇办--村居--小组组长(按照村居干部包片责任)--各中心户长---所有户主(户主通知至家庭成员)的预报信息传达机制,告知在灾害天气下严禁从事户外施工、出行、放牧、游玩、采摘等活动,并落实各类隐患点防范措施。

三是建立撤离链,分类有序撤离。根据全县水库、山塘、河流、地灾、景区等防汛隐患类型和预警紧急程度,分类制定撤离方案,明确预警发布、撤离路线、安置措施和组织指挥。即在提前预警、时间充足情况下,坚持集中撤离及安置优先、分散撤离及安置辅助方式,组建县级包扶单位干部工作队--村居四支队伍--各村民小组组长及中心户长三级组织撤离机构,征用党员干部车辆接送,统一撤离至村级活动室、幸福院、学校(暑期)等大型场所,便于管理和安置;在预警紧急、时间急促的情况下,坚持快速撤离、就近零散安置原则,就近撤离至安全地带。

四是建立安置链,提升保障水平。抽调县民政、社保、卫生、教育、电力等部门业务干部成立防汛撤离群众安置工作专班,设立交通组、生活组和医疗组,各镇办也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包抓干部,驻点组织安置。调配帐篷、简易床、被褥等住宿设施,配发食用米、面、油、方便面等生活品,安排医护人员在大型安置点对群众进行应急医疗服务、开展心理疏导。

五是建立排险链,及时应急处突。组建县、镇办、村居应急处突工作队,储备足够应急抢险物资,在弄清情况、安全易行的情况下,对受损房屋、路段、堤坝等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采取排险措施,撤离疏散人员,迁移倒伏树木,及时恢复道路、电力等设施。

六是建立恢复链,有序组织恢复。成立各级灾后恢复工作专班,做到提前介入、模拟演练和优化流程。一旦受到灾害,大汛过后,根据群众生活、房屋、道路、电力、通讯、饮水、农田、产业等不同受灾类型,坚持救急与长效结合,制定恢复预案,有序进行查灾、救灾和恢复重建。(何玉玲)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