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30/2019-1015013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目录 | 部门级财政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9-10-15 00:00 | ||
名 称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原商洛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秘工作 | 文 种 |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根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本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如下:
(一)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市环境基本制度。2、负责全市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3、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减排目标的落实。4、负责生态环境领域投资相关工作,提出市级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支持全市生态环保产业,积极推动绿色发展。5、负责全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6、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7、负责全市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8、负责全市生态环境准入的监督管理。9、负责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10、负责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11、配合和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巡查。12、统一负责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13、负责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对外交往工作,制定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机构设置
本部门由局机关及25个下属单位构成。其中:
局机关为行政机构编制,机关内设9个科室:党政办公室、排污控制科、大气污染监管科、水体污染监管科、土壤污染监管科、固体废物污染监管科、环境影响评价科、综合执法科、组织人事科。
下属单位有25个,行政单位7个,分别为: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州区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洛南县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丹凤县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南县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山阳县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柞水县分局;
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8个,分别是:商洛市环境监察支队、商州区环境监察大队、洛南县环境监察大队、丹凤县环境监察大队、商南县环境监察大队、山阳县环境监察大队、镇安县环境监察大队、柞水县环境监察大队;
全额事业单位有10个,分别为:商洛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商洛市环境管理投诉中心、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商州区环境监测站、洛南县环境监测站、丹凤县环境监测站、商南县环境监测站、山阳县环境监测站、镇安县环境监测站、柞水县环境监测站。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全省第一。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PM2.5、PM10年均浓度值达到考核标准。
(二)丹江等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为优。全市9条主要河流18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10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
(三)污染减排省考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经估算,2018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4.9%、4.5%、5.1%、5%,挥发性有机物零增长,全面超额完成省考目标。
(四)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绩效评估。七县区35个镇149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绩效评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1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信访件71个完成整改;省委环保督察反馈24个问题10个按时限整改到位,信访件203个整改到位;整治秦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453个。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135件信访件全部按时办结。
(六)市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入选2018年全国环境互联网大会十大智慧环保创新案例。建成了市县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基本实现了全市环境监控应急全覆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执法监管不断加强,环境公益诉讼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稳定。
(七)污染源普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信息录入,全市共调查工业企业1224家,行政村1108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70家,生活源锅炉163家,入河排污口27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788家。基本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177.70km²,占市域国土面积的31.55%。
(八)环境宣传教育效果明显。全年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环保宣传稿件300余篇,在网络和新媒体发布环保信息1500余条;“6•5”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环保好新闻”评选活动影响扩大,环境信息宣传工作位于全省环保系统前列。
(九)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了“评星晋级、追赶超越”和党组织标准化创建活动,获得了市直“生态文明先锋,蓝天碧水卫士”优秀党建品牌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十)环保管理创新成效突出。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机关管理模式,“九个十”工作法促进各项环保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2018年,市环保局被国家人社部、环保部表彰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被省环保厅命名为全省环保系统文明单位标兵,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商洛市第三届劳模先进集体,首批授予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决算公开范围的单位共有26个,具体单位名称如下: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 |
2 |
商洛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
3 |
商洛市环境管理投诉中心 |
4 |
商洛市环境监察支队 |
5 |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 |
6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州区分局 |
7 |
商州区环境监察大队 |
8 |
商州区环境监测站 |
9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洛南县分局 |
10 |
洛南县环境监察大队 |
11 |
洛南县环境监测站 |
12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丹凤县分局 |
13 |
丹凤县环境监察大队 |
14 |
丹凤县环境监测站 |
15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南县分局 |
16 |
商南县环境监察大队 |
17 |
商南县环境监测站 |
18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山阳县分局 |
19 |
山阳县环境监察大队 |
20 |
山阳县环境监测站 |
21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 |
22 |
镇安县环境监察大队 |
23 |
镇安县环境监测站 |
24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柞水县分局 |
25 |
柞水县环境监察大队 |
26 |
柞水县环境监测站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348人,其中行政编制65人、事业编制283人;实有人员253人,其中行政编制56人、事业编制197人。(人员情况饼状图如下)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5547.58万元,总体情况较上年度6097.57万元减少549.99万元,减少原因是环境监测与监察支出相关的专项资金减少;本年度支出4727.33万元,总体情况较上年5846.92万元减少1119.59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监测与监察支出类的项目,环境应急监测平台建设完工,相应的支出减少。
2、本年度收入总计5547.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416.65万元,其他收入130.93万元。
3、本年度支出总计4727.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865.23万元,项目支出1862.10万元。
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收入 |
支出 |
||
一、财政拨款收入 |
5,416.65 |
一、基本支出 |
2,865.23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
5,416.65 |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
2357.28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0.00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462.46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
0.00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41.27 |
资本性支出 |
4.22 |
||
二、上级补助收入 |
0.00 |
二、项目支出 |
1862.1 |
三、事业收入 |
0.00 |
三、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
|
其中: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费 |
0.00 |
||
四、经营收入 |
0.00 |
||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0.00 |
||
六、其他收入 |
130.93 |
||
合计 |
5547.58 |
合计 |
4727.33 |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5416.65万元,总体情况较上年度6049.72万元减少633.07万元,减少原因是环境监测与监察支出相关的专项资金减少;本年度支出4615.11万元,总体情况较上年5844.58万元减少1229.47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监测与监察支出类的项目环境应急监测平台建设完工,相应的支出减少。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615.11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11)4607.1万元,分别为行政运行(2110101)2865.23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2110102)130万元、其他环境保护保护管理事务(2110199)100万元、其他污染防治支出(2110399)1151.86万元、环境监测与信息(2111101)360.01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865.2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398.55万元,公用经费466.68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8.3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公务接待费6.8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5万元。“三公”经费支出总计为18.7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公务接待费4.7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3.95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31.88万元减少13.16万元, 其中公务接待费较上年2.28万元增加2.49万元,原因是2018年上级督察检查、执法检查等业务增多,接待费随之增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较上年29.6万元减少15.65万元,原因是公车改革后我部门车辆减少,相应的支出随之减少。
“三公”经费支出18.72万元与当年预算8.31万元对比,超支10.41万元,超支的原因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超支,本系统公车改革后所属事业单位保留车辆共5辆,分别为商洛市环境监测站2辆、商南县环境监测站1辆、镇安县环境监测站1辆、柞水县环境监测站1辆,但年初预算时仅给市监测站的车辆作了预算,其余车辆均未进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
(1)因公出国(境)支出情况。
2018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情况。
2018年购置车辆0台,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13.95万元,比上年29.6万元减少15.65万元,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公车改革后本部门保留的车辆减少,相应的费用也随之减少。
(3)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
2018年公务接待199批次,668人次,支出4.77万元比上年2.28万元增加2.49万元,增加的原因是2018年当年上级督察检查、执法检查等业务增多,接待费随之增加。
2、培训费支出情况。
培训费支出10.4万元,较上年5.8万元增加4.6万元,原培训费支出当年预算0万元,培训费超支10.4万元,原因是随着环保职能的增加、工作标准的提高、中省业务培训增加。
3、会议费支出情况。
会议费支出47.21万元,较上年12.53万元增加34.68万元,会议费当年预算13万元,会议费实际超支34.21万元,原因是随着环保职能、工作内容增多、相应的工作会议也随之增加。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末开展绩效管理,计划在2019年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单位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部门日常公用经费支出466.68万元,较上年537.65万元减少70.97万元,减少的原因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俭,二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环保系统采购的物品均在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内,无需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方式采购。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末,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拥有公务车辆5辆,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1台,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2018年当年购置公务车辆0辆,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日常公用经费。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