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40604-112233-507 | 发布机构 | |||
公开目录 | 生态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3-08-20 | ||
名 称 | 洛南古树名木保护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这些做法获点赞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01
强化“四重保障”筑牢管护根基
强化组织保障。洛南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4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研究贯彻意见,在政治上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共识。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全县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强化责任保障。坚持“政府主导、行业牵头、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原则,印发了《全县古树名木包抓责任清单》,建立县、镇、村、养护人“四级”保护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加强人员力量,共明确县级责任领导、镇办包抓领导、村级责任人、监管责任人等400余人,确保“树树责任明确、株株保护到位”。
强化资金保障。将全县古树名木管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前期已累计投入资金320万元,今后每年落实3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特殊问题按需拨付。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养等方式参与古树名木管护,拓展资金来源,全面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运转。
强化机制保障。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各级林长巡林和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跟踪督查。严格落实“每周一检查、每月一研判、每季一通报、每年一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02
落实“四项举措” 加大管护力度
组建专家团队,科学诊断评估。组建由林学、森林保护、植物学、土壤学等诸多领域15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并实施动态管理,与省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对重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体检、“会诊把脉”,因树施策、“开方治病”,科学划定保护区范围,制定精细精准保护管护措施,提出有操作性的专家意见建议书,为古树名木鉴定、审核和管护提供技术咨询和科学指导。
突出重点目标,系统全面保护。对页山古柏、全国核桃王等重点古树名木落实日常巡查、定期“体检”、联动保护及应急救治等措施,严防火灾、虫灾及人为破坏行为。成立页山古柏保护管理站,设立古柏保护警务室,确定保护民警,常态化开展巡逻管控。为特级和重点古树安装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保护。同时,开展古树名木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采伐、偷盗、乱伐、损毁、运输、加工、出售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古树名木安全。
03
坚持“四个结合”提升管护质效
坚持与历史传承相结合。确定“汉字故里、核桃之乡、避暑洛南”为城市IP,深度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生态、美学和经济等价值,形成古树名木文献资料40余篇,将古树名木保护与历史传承、文化宣传有机融合,通过举办古树名木图片展、专题报道、普法活动、历史故事等形式,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保护、管理、爱护古树名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古树名木、保护生态环境良好氛围,努力将古树名木打造成洛南对外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坚持与康养产业相结合。紧扣“一都四区”目标,依托页山古柏、核桃王等古树名木,规划建设四皓康养度假区、古城镇核桃王片区桃幽谷民宿等重点康养项目7个,旅游康养乡村21个,农村小景区19处,出租闲置农房336套,有效带动全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荣膺“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荣誉称号,正在争创“中国天然氧吧县”和“中国气候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