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陕西省镇巴县退耕还林:退一片田 还一抹绿
索 引 号 20240604-115541-471 发布机构
公开目录 生态建设 发布日期 2017-08-30
名  称 陕西省镇巴县退耕还林:退一片田 还一抹绿

  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垦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造成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998年的全国性特大洪水更是造成了严重损失。惨痛的教训之后,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西安理工大学退耕还林调研队为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前往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开展调研。

  初到镇巴县,映入眼帘的便是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难以想象在雾霾严重的陕西,也有这么风景怡人的宝地。

  通过退耕办主任梁文峰的介绍,第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开始实施至2013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3.8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2.09万亩,退耕还草0.1万亩,荒山造林18.95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补植补造7.44万亩。先后经国家、省、市三级复查、核查验收,任务完成率100%,保存率99%。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自2014年开始,累计完成造林任务3.1万亩,全部为经济林。目前镇巴县森林覆盖率达67.4%。

  习近平主席说,森林是钱库、粮库和宝库。这一点在镇巴县充分体现,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以林业主导产业,并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涉林产业,目前全县茶叶和核桃面积均超过10万亩,油茶、厚朴、枳壳初具规模,出现了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良好局面,山区群众也真正实现了"靠山吃山"。

  在国家政策及镇巴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祖祖辈辈以田为命的农户们从当初的不理解、不配合转变成自觉配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同时,适当的退耕补助及福利也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户们开始积极退还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发展新型农业,种植核桃、中药、茶叶等经济作物,在生态环境发生改善的同时经济也在稳步增长,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

  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也让镇巴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多年不见的鸟类及其他动物重新出现,野生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也在逐步增加,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水量增加,自然灾害减轻。退耕还林的生态等综合效益也逐步显现。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几年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明显,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激发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未来,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应当是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的地球,而不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社会。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