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40604-123017-507 | 发布机构 | |||
公开目录 | 生态建设 | 发布日期 | 2016-07-04 | ||
名 称 | 云南丽江市高原“奇葩”青刺果——主要技术措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丽江市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坚持把生态效益的发挥与地方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青刺果性喜寒,有耐寒、耐旱、耐涝以及抗风等特能,在丽江市冷凉山区推广种植,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山区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立地选择。青刺果为阳性树种,喜光、喜暧、喜湿润的气候,但也能耐旱,耐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海拔1800—3000m的地方均可生长,但据调查,海拔在2200m—2700m范围内生长最佳。要以选择海拔1800—3200米的坡耕地(坡度以15°—25°为宜)和荒山荒地造林。造林地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方便管理,果实采收运输及交通等方面的条件。
(二)整地定植。对青刺果的整地要进行精细整地,大穴造林。青刺果可在春季或雨季进行定植。在有浇水条件的地方以春季定植为好,雨季定植容器苗、裸根苗。定植密度可采用2×3米,111株/亩,或3×4米,55株/亩,为实现早期丰产,前期可按2×3米,2×4米栽植,随着植株长大,株间过密时可隔株间伐,将其密度改造成3×4米、4×4米。
(三)造林方法。青刺果的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营养袋苗造林(又称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在雨季来临之时进行,产区群众多在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将种子播于预先挖好的定植塘中,每塘播4-5粒种子,覆土2-3厘米,在土壤湿润的地方一般20天左右可出苗,到7-8月,苗木长到一定高度,进行间苗,每塘留3株,其余的可移至别处。直播造林易遭鼠类、动物危害,可采用磷化锌处理,每5千克种子用200-250克磷化锌拌种,然后再进行播种。
(四)植苗造林。用达标的青刺果苗木或容器苗定植,先在预先准备好的定植塘中央挖一小的定植穴,将青刺果裸根苗或容器苗置于穴中,容器苗要撕去容器袋膜,然后填土回平。苗木定植后,要浇透一次水。在降雨少的年份或干旱严重地区,定植塘面应覆盖塑料膜,或加盖稻草等覆盖物,以保持塘土湿润,提高成活率
(五)补植补造。栽植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并及时补植补种。补植补种的时间应在当年雨季或秋季,最迟次年春季,方法是在原来的栽植点上补栽上同龄大苗。
规范种植的青刺果基地——退耕还林地
(六)适宜推广区域
丽江是青刺果的主要原生地和适生地区之一,野生青刺果资源和人工种植青刺果造林地主要分布在丽江市海拔1800米至3200米的区域,其中最适宜种植的海拔2300米―2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