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40604-123532-323 | 发布机构 | |||
公开目录 | 生态建设 | 发布日期 | 2016-05-25 | ||
名 称 | 重庆荣昌区退耕还林麻竹产业典型--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荣昌区自1998年引进栽植麻竹以来,不断探索,成功摸索出了适合荣昌区的麻竹种植和麻竹林下栽培竹荪等实用技术,目前已建高标准麻竹示范区近1万亩。
1、科学建园。选择交通便捷、土壤偏酸、土层深厚肥沃的连片旱地或缓坡地进行规划建园,并根据地形、地势每隔45m搞好道路建设、配套排灌系统。
2、合理密植。麻竹笋基地要十分注意种植规格,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取得单位面积的高产。实践证明,一般每亩种植30~40株,,每株麻竹笋只留2~3条母竹和1~2条接替竹。
3、精细整地种植。冬季按种植规格挖深、宽均为0.8~1.0m的种植穴,每穴用绿肥、厩肥、火烧土100~150kg与表土分层填压,然后回填表土。穴间深翻20~30cm,把表土及草皮泥翻入底层,创造良好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待绿肥等有机肥腐熟后,选择在春季种植。
4、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麻竹笋生产应注意合理施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进入盛产期后,重点施好追肥和基肥。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用毛笔蘸40%氧化乐果环刷母竹基部第二三竹节防治蚜虫、蚧壳虫,用20%杀灭菊脂3000倍液喷雾防治竹蝗。台风过后,全面喷布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煤烟病、锈病、叶枯病,并清除枯枝残叶,防止病害蔓延。
5、科学取笋留苗。科学的取笋方法是先用小锄头刨开竹笋周围的泥土,再用专用切笋刀,选准在笋块顶叶相反方向的缩节部位切下取笋。为防止切笋后笋蔸腐烂,切笋最好选择晴朗的早晨进行,同时要注意保留笋蔸,取笋后用表土覆盖笋蔸。在留苗方面要改变随意留、多留或不留的习惯。根据麻竹2年生竹发笋力最强的生长特性,科学的留苗方式是统一在每年8月下旬选留1~2个(种植第一年留2个)远离母竹、生长较深且成“弓”形的健壮嫩芽,让其生长,培育成母竹,其余的嫩芽均作鲜笋切取。
6、全面清园培土。每年11月份收笋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清园,首先是砍掉退化的3~4年生母竹,挖去老竹蔸,清除枯枝落叶,让笋园土壤晒白;其次是在12月底至翌年1月春雨来临前,施用草木灰、土杂肥等作基肥;第三是培入肥沃新土(晒白田土或塘泥),每亩培土5000kg左右,扩大麻竹笋的营养面积,增厚生根层,增强根系的生长能力和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