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40604-123625-702 | 发布机构 | |||
公开目录 | 生态建设 | 发布日期 | 2016-05-13 | ||
名 称 |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助沾化冬枣走出国门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1公斤冬枣能卖多少钱?山东沾化辉农冬枣合作社把冬枣卖出了每公斤80元的高价。合作社理事长杨超说:“因为我们合作社的800亩冬枣去年进行了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获得了43个国家的‘护照’,效益比非认证的普通冬枣高出30%。”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是一种森林认证形式,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森林经营和林产品生产销售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认证工作主要遵循“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监督”基本原则,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市场经济服务。
2014年,国家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沾化冬枣)认证试点项目落户沾化下洼镇,项目覆盖北陈、袁家等14个冬枣专业合作社1017户枣农8120亩枣园。2015年,在中国滨州第十七届沾化冬枣节上,沾化冬枣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鲜果类产品。
跨越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如果说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三品”认证能让食用林产品在国内畅行无阻,那么,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就是林产品走出国门的“绿色护照”。
2014年2月,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实现互认,正式走向国际,为欧美等市场所认可。获得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产品可以出口到包括28个欧盟国家在内的43个国家,跨越了“绿色贸易壁垒”。如今,经认证的沾化冬枣已批量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售价比国内高出1/3。
为什么国外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有较好的认同感?山东省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所长房用说,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通常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即使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对于食品类产品,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不可能做到对每个产品都进行化验,因此,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根本,这也是国外同行的做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是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的一种注重生产过程监督管理的市场行为,是一种技术措施,符合国际惯例。
独享二维码成打假利器
沾化冬枣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大消费者青睐和认可,但是,每年在沾化冬枣上市前,受丰厚的市场利益驱使,各地市场上时常出现假冒沾化冬枣的现象。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沾化经常组织相关部门赴各地开展打假活动。
获得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沾化冬枣均会获得独享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便成了沾化打击假冒沾化冬枣的利器。随着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认证范围进一步扩大,沾化区域内冬枣认证实现全覆盖之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判定沾化冬枣的真伪。据介绍,参与认证的14个冬枣专业合作社,分别获得了从01-14不同代码的二维码标识,二维码右侧是认证标识,中心位置有“沾化冬枣”4个字,表明此二维码只在沾化区域内发放。根据第三方测产,2015年,下洼镇冬枣产业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共贴认证标识10万个,每个标识为2.5公斤,这样可实现达到认证标准的沾化冬枣总量控制。
13号是沾化玉祥专业合作社的二维码标识代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获得合作社和冬枣生产的详细情况。目前,玉祥专业合作社650亩精品冬枣获得了非木质林产品认证。
生产过程实现可追溯
开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要求建立健全生产、管理、采集、运输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制度,实行一整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标准化生态枣园,记录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生产管理者的情况和施肥、浇水、用药等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如果产品不达标,不仅可以追溯到企业和合作社,而且可以追溯到相关生产管理者,促使认证企业、合作社、生产管理者把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加强了生产者的自律。
在沾化冬枣研究所枣园里,每株冬枣树上都挂着一个白色感应芯片。据所长于洪长介绍,这个小芯片是冬枣的“身份证”,不但能记录冬枣的生产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平台反馈每株树的生产管理情况,一有异常自动报警。在冬枣园的地头上,还有一种叫做土壤感应器的设备,它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沾化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一样过不了食品安全关。”于洪长说。
根据对辉农、北陈等5家认证冬枣合作社的调查,2015年,枣园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比认证试点前减少70%以上,废弃物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回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沾化冬枣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虽然取得成功,但认证工作仍任重道远,”山东省林业局科技处岳炳勋说,“国内消费市场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明显认识不够,即便是从业人员对认证工作也不十分了解,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在提高产品竞争力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