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lyj/2024-00113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林业局 |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4-07-02 | ||
名 称 | 商洛市林长制工作获国家激励表扬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林业 | 文 种 |
日前,商洛市2023年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激励表扬,是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激励表扬的14个地级市之一。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商洛市委、市政府将推行林长制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作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稳步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切实推动林长制向“有名、有实、有责、有效”迈进,全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持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区域生态颜值持续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为建设“中国康养之都”筑牢生态根基。
一是坚持党政同抓、高位推进,布好“一盘棋”,实现林长制组织领导“有名”。健全组织架构,设立四级林长,明确成员单位,成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坚持高位推动,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包抓机制,定期谋划安排重点工作,定期督促指导任务落实,定期调度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推、有人管;健全制度机制,建立林长制会议、考核、巡林、总林长令发布等制度,强化措施和制度落实,实现全市“一盘棋”、党政“齐发力”的工作局面。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共同发力,紧盯“一条线”,实现林长制工作推进“有实”。紧盯森林资源保护一条主线,发挥林长制成员单位联动作用,强化措施,共同发力,推动林长制走深走实。在依法管护方面,建立以“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为主的“林长+”模式,出台《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置;在秦岭“五乱”整治方面,实行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的“双查”机制,强化源头处理、深层治理、案件办理,形成良好震慑效应;在森林防火方面,压实基层林长、护林员等网格化责任,有效防范火灾发生;在巡护监管方面,建成全市护林员管理平台,运用视频监控等方式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监管,实现巡护不间断、无死角;在林长制常态化推进方面,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全市所有镇办设立了林业分站,扎实开展了“基层林长责任年”“林长制绩效提升年”、“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等活动,推动林长制走深走实。
三是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织密“一张网”,实现林长制具体实施“有责”。面上全覆盖,把市域划分为7大责任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认领责任区,并划定范围、明确职责、固定联络单位;线上全链条,县、镇、村林长按照属地确定责任区,全市共设四级林长4018名,划分责任区13826个;点上全网格,以组为单位10-20户设立1名中心户长,每组配备1-2名护林员,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同时,在市级层面设立总(副)督察长,督查各级林长履职情况,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确保林长责任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强化督导、严格管护,考好“一份卷”,实现林长制统筹推进“有效”。把林长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运用通报点评、交叉检查、林长述职、激励约谈等措施,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市林长制的推进落实,使森林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市林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23年以来,全市高标准完成造林67.4万亩,中央电视台《大美中国·览夏》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市飞播造林工作成效;深入探索生态产品永续化、可量化、金融化、市场化、多元化、系统化“六化协同”路径,紧抓国家“双碳”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碳汇开发,以预售方式交易陕西省首批CCER林业碳汇1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实现了陕西省CCER林业碳汇交易“零”的突破,使生态“好颜值”实现经济高价值;实行“一树一策”“一群一档”,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洛南古柏”和柞水巴山冷杉群入选国家“双百”古树(群);森林资源及灾害防控工作落实有力,林草湿综合监测走在全省前列,扎实开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和青松保卫战,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远低于省控指标,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受到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我市林长制工作连续两年在省级林长制年度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3个县受到省政府激励表扬。
审核:陈守勋 编校:崔蓓琳 撰稿人:李斌 陈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