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商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持续优化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周期、全方位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生育友好社会建设打开新局面。1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落实积极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优生优育、托育服务、社会保障、教育资源供给等20条支持政策。多孩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10-20万元,累计发放11人次953万元。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母婴室26个,实现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人口出生率提高1.55个百分点。
妇幼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商南妇幼保健院项目整体竣工等待搬迁,洛南县、镇安县、柞水县妇幼保健院完成改造提升。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成效显著,镇安县妇幼保健启动创三级,商南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验收,丹凤县妇幼保健院启动创“二甲”。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围绕儿童、孕产、妇女、生殖四大保健业务和儿科、产科、妇科三大临床业务,拓展服务链条、深化内涵质效、提升综合能力、打造妇幼品牌。市妇幼保健院做实做深西商医疗“三同”计划,多形式引进专家19名、团队5个,共建业务平台2个、特色专科8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项,多项技术填补市内空白。
妇幼健康项目管理再上新水平。围绕生育服务全链条、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融合开展“三提升”“两促进”“两消除”“两融合”系列活动。牵头成立两癌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妇幼健康项目推行同质化管理。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高质量完成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技术评估,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现新突破。公安、民政、卫健部门联合制定《商洛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出生医学证明全流程管理责任。建立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身份核对联动机制,配置出生医学证明人脸核验系统设备24套,全面实现身份核验结果自动记录、实时上传、安全保存。年度规范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1305份,无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一件事一次办试点取得新成效。市妇幼保健院、镇安县妇幼保健院开展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试点工作,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流程》,组织业务培训3轮次,面对面开展宣传引导600余人次,网上办理出生医学证明200余份,为全面推行出生网上同步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籍、医保等7件事积累了经验。
托育服务机构供给满足新需求。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民营资本举办托育机构。编制、教育、卫健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2-3岁托育班管理工作的通知》,在从制度层面规范幼儿园托班。全市建成托育机构95家,提供托位8120个,每千人托位数4.06个。镇安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托育职业技能竞赛达到新高度。加快推进托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市县区职业中学均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遴选9名队员,分三组参加陕西省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团队奖3个、个人奖9个,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4名参赛选手代表陕西参加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展现了商洛托育行业良好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