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zjj/2024-00037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 | 2023-07-19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80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文 种 |
徐祥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市商品房销售管理机制的建议》《第28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科学定位,按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大监管力度,防范风险隐患,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现将商洛市近三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截止2022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8家,其中,二级开发资质14家,三级开发资质23家,四级开发资质47家,暂定资质44家。
(二)商品房预售审批。近三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项目累计取得预售审批共141个,预售面积共383.2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房预售面积349万平方米,共26641套,商业预售面积34.28万平方米。中心城市新建商品房项目累计取得预售许可审批共45个,预售面积107.2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房预售面积100.01万平方米,共7647套,商业预售面积7.19万平方米。
(三)商品房销售。2020年至2022年,全市商品房实现销售面积372.2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61.20万平方米,共27784套,商业用房实现销售面积11.08万平方米。中心城市新建商品房项目累计销售面积134.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31.08万平方米,共9479套,商业用房实现销售面积3.02万平方米。
(四)商品房销售价格。近三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分别为:2019年住宅4740元/平方米,商业10500元元/平方米;2020年住宅4860元/平方米,商业10600元/平方米;2021年住宅4980元/平方米,商业10900元/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住宅5010元/平方米,商业11000元/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销售均价分别为:2019年住宅5230元/平方米,商业12000元/平方米;2020年住宅5560元/平方米,商业13000元/平方米;2021年住宅5980元/平方米,商业12900元/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住宅6210元/平方米,商业13600元/平方米。
(五)商品房存量。截止2022年底,全市商品房存量面积约150.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存量面积114万平方米,共8433套,商业房存量面积约36.9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商品房存量面积约15.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存量面积13.7万平方米,共1038套,商业房存量面积约1.73万平方米。全市商品住宅平均去化周期约在10个月,属于良好指标区间。中心城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约6个月,属于存量较少指标区间。
二、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一)市场结构逐步变化。撤地设市以来,我市住房供应方式由公房转售职工集资建房到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过渡调整为商品房住房为主与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辅的住房供应结构。市场主体也从刚需家庭转变为改善型住房需求。从基本住房条件转变为高品质住房。特别是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分化,通过商州区二手房交易情况看,设计不合理、功能不健全、配套设施差的小区出现“量价”齐跌,而城市发展区品质较好的小区二手房成交价格却直线上升,甚至高于新建商品房价格。
(二)开发主体逐步壮大。近几年,我市房地产开发主体已经发生“量到质”的改变,本地开发企业由原来206家缩减至128家,虽然在资质等级方面本地企业未能实现“一级资质”突破,但本地企业无论在产品设计、投资能力、开发管理等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如,晨光置业、众鑫地产、香菊地产等。同时,国内部分知名房开企业也逐步介入商洛市场,如,碧桂园先后在我市3个县区投资建设,绿城与嘉园置业公司强强联合开发,陕西鸿润、陕西地建、陕煤集团也先后投资商洛地产。
(三)市场监管逐步规范。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开发交易行为,我市先后出台《商洛市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商洛市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制度》《商洛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工作方案》《商洛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商洛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试行)》《商洛市存量房交易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规定。2016年8月全市全面实行商品房网签,并于住建部监测系统联网。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今年我们与建设银行商洛分行共同研发新的网签系统,新的系统实现了商品房预售、二手房交易资金管理。有效防范项目资金挪用、停工烂尾等风险。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我市年度商品房建设销售总面积平均约在110万平方米,但新建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商州区、洛南县、山阳县等地,特别是中心城市开发体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无论在投资、销售、房价等方面市场比较活跃,而其他各县区新建项目规模小,成交量逐年萎缩,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如,商南县军令状年度指标3.77万平方米,占全市108万平方米的3.4%。上半年仅销售1.66万平方米,面积折合房屋全县半年销售仅138套。
二是市场进入瓶颈期。由于我市属于人口净流出城市,随着住房刚需家庭和改善型住房的逐步满足,房地产市场内生动力持续性不足。加之,土地出让价格逐年提高,开发建设成本增幅较大,从而推动房价增速较快,购买力降低,楼盘销售周期持续加长。目前,中心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约在300万/亩以上,容积率换算楼面地价约在1800元/平方米,加上工程费用、规费税费、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等,总开发成本已经接近6000元/平方米。通过网签数据反映,商州区丹江雅园(江山臻境)项目二期,开盘6个月销售刚过半,未达到预期目的。
三是市场情绪不稳定。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今年国家金融政策有所放宽,住房按揭首付比例低至20%,但受疫情影响,家庭收入没有明显提高,银行在核定贷款比例时首套住房的贷款规模仅50-60万元,购房按揭实际首付达到40%以上,市场活力不足。另一方面,开发企业投融资能力降低,“高投入、高成本与高风险、低收益”让部分开发企业报以市场观望态度。尤其自“恒大、绿地”事件发生后,开发企业拿地扩张的热情锐减。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做好市场调控与“两稳”相结合。县区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调控政策,把握住宅用地供应节奏,平衡供需关系,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充分考量调控政策的适用性,预防调控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但要“稳房价”而且要“稳市场信心”,确保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二)积极打造城市“新热土”。县区充分利用城市发展规划新热点,积极谋划一批优质房地产项目,完善周边配套,吸引市场主体投资。中心城市要继行政中心周边快速发展,围绕“高铁新城”“博物馆”“金凤山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超前规划一批高档社区、高品质小区项目,打造发展动力“新引擎”,实现“中疏外扩”城市发展规划。
(三)坚持开放与监管并重。持续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政策范围内减税免费,营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要严格商品房预售制度管理,落实预售资金监管,实现交易网签全覆盖。积极推进房地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严厉打击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烂尾、逾期交房等市场风险隐患。
(四)促进多结构多措施发展。鼓励企业“内功修炼”,通过横向联合开发,整合资源优势,提高投融资能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探索公积金与商业贷款相结合,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规模,利用金融“杠杆力”,刺激市场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要引进一批省内外优质开发企业来商投资,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商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7月19日
(联系人:杜勇 联系电话:0914-2329089)
兄弟城市
县区政府
党群机关
政府部门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