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任务,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载体,着力在“园区联动、品牌赋能、宣传助力、站点搭桥”上下功夫、求突破,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全力以赴让群众端稳“就业碗”、鼓起“钱袋子”。
上下联动,就业“零距离”。全市持续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全力推动园区与就业、企业与就业、产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人社专员驻园服务”“人社干部包联重点企业”机制,实现“园区吹哨、人社报到”。组织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走访9个园区300多家重点企业,全面摸排企业用工需求,精准掌握岗位数量、技能要求、薪资待遇等信息。同时,依托镇、村(社区)等基层平台,对辖区内劳动力进行全面摸底,及时掌握劳动力资源信息,联合园区举办招聘会,让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洽谈,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精准匹配。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园区专场招聘会163场次,通过“春风行动”和企业用工保障机制,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帮助市内120多家企业解决用工6000多人。
品牌赋能,就业“有引力”。全市深入推进劳务品牌提档升级工程,结合地域文化、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精心培育打造16个特色劳务品牌,镇安采摘工、山阳机械操作工、柞水汽配工、洛南草编工4个劳务品牌被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柞水耳农、丹凤厨工、商南技工劳务品牌成功创建为省级劳务品牌,形成了“百花齐放”“梯度发展”的品牌矩阵。柞水耳农、丹凤厨工、洛南草编工亮相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柞水耳农劳务品牌在中国农业品牌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依托劳务品牌,全市开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实现了劳务品牌化、技能专业化、就业规模化发展。
宣传助力,就业“广知晓”。全市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让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线上,充分利用官网、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最新就业政策解读、岗位信息推送、招聘会预告等内容,开展“直播带岗”,开通“就业热线”,实现“不见面”服务。线下,组织人社干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就业政策进万家”活动,向群众详细讲解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技能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内容,实现“面对面”服务。
站点搭桥,就业“无盲区”。以在南京、西安等地建立的41个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为依托,市人社局摸排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信息,通过“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方式,实现用工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匹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已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00多场次,有38.1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就业形势稳步向前、持续向好。同时,以构建全市人力资源协同体系为定位,加快推进“商洛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集专业化、集群化、信息化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速人力资源服务业与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我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