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08-2018年历史年报 -> 正文
商洛市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4-03-12 17:35 来源:商洛市人民政府主站 浏览次数: 作者:zw407

各县区人民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现将《商洛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印发你们,请按《报告》所提改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商洛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2日

商洛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商洛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编制。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等。本报告所列数据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可在商洛市政府门户网站(www.shangluo.gov.cn)查询和下载。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商洛市政务信息化办公室联系(地址:商洛市商州区民主路1号,邮编:726000,联系电话:0914-2321063,电子邮箱:slsxxb@163.com)。

一、概述

2013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条例》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公开制度、深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时效、丰富载体建设、改进管理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狠抓组织领导,突出统筹推进。始终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明确思路和工作重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强化工作交流,及时召开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建立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人员电话通讯录,在全市形成了以市政府牵头、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联结各县区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化和常态化。抓好分类培训,对全市800余名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全面开展信息公开培训,夯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推动工作持续有力发展。

(二)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常态运行。将机制和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保障、公开形式、绩效考核三方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修订完善了《商洛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建立商洛市政府信息公开“1+5”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依申请公开机制、保密审查机制、发布协调机制四项工作机制,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工作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年度报告公布制度。市政府印发了《商洛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对依申请公开的工作规程,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并印制了10种依申请公开工作常用文书,进一步规范公文类信息备案管理,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突出重点领域,狠抓内容深化。根据《商洛市政府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扎实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等九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市直11个单位先行公开了本部门预决算 、“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决算。在推进重大民生信息公开方面,市房管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向社会公布了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的信息,确保了建设和分配工作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管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做到依法公开。特别是在应对豆芽添加剂等问题过程中,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公众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了环境核查审批信息、监测信息、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市环保局制订并公开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流程》等工作规程,规范了环境核查审批程序,提高了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大部分县区在征收补偿方案报批前认真履行公告、告知、论证、听取意见等程序,扩大了社会公众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参与度。推进了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公开,加强了应对处置和调查处理结果的信息发布工作,有效杜绝因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完整造成的不良影响。推进了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最新价格政策热点信息、各类价格收费项目信息,定期公开价格监测类信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工作专题,分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将县(区)和部门重点领域信息专题汇聚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展示,累计公开相关信息6692条。

(四)注重创新创优,丰富公开载体。一是强化网站建设。将市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不断完善网站信息公开展现形式,丰富公开内容,形成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体系。二是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公共媒体,公开政策法规、政府决策、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三是举办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广场咨询活动、编印各类政策手册、召开新闻发布会、问政商洛等方式发布人民群众关心和期盼的热点信息,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四是善用政务微博。在新浪、腾讯同步开通了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商洛发布”,先后推出了“商洛播报”、“醉美商洛”、“便民提示”、“商洛美食”、“商洛中药”等系列栏目,同时开展了“微访谈”一系列活动,及时发布各类权威信息。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地市级政务微博管理办法——《商洛市政务微博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县区和市级部门在新浪开通政务微博的29家,在腾讯平台上开通政务微博的11家。其中“商洛发布”累计发布微博6367条,拥有粉丝量5.1万,接受评论2万多条,回复评论4317条。通过“商洛微博督办”下发微博督办回复函3件,回复率100%,进驻商洛发布政务微博大厅35家,形成了广覆盖、具规模的微博矩阵,政务微博在发布政府权威信息、宣传推介商洛、倾听民意诉求、服务人民群众、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商南发布对广场问政进行了微直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扬。商洛发布运用“微直播”对“一事一策”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实现了网民与政府的零距离接触。五是全面开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送交政府信息查阅点工作,努力提高查阅场所服务水平。全市各级档案馆、图书馆等政府信息查阅点公开各类政府公开信息3219条。

(五)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商洛市政府网站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组织开展政务网站绩效评估,从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规范性、全面性三个方面强化评议考核。强化政府信息公开考评制度,对全市各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工作机制制度是否完善,公开的范围是否广泛,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公开的形式是否详尽,公开的时限是否符合要求,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等进行考评监督。通过网上抽查、社会评议、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定期通报公开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改进相关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3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共主动公开(更新)政府信息73984条。其中,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64398条,占总数的87%;通过报刊杂志、档案馆、图书馆、政务微博等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9586条,占总数的13%。

市政府公开政府信息39951条,占公开总数的54%。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2677条,占总数的6.7%;规划计划类信息1637条,占总数的4.1%;统计数据类信息2317条,占总数的5.8%;财政资金类信息919条,占总数的2.3%;政府采购类信息3436条,占总数的8.6%;重大项目类信息1878条,占总数的4.7%;应急管理类信息1958条,占总数的4.9%;城乡建设类信息1039条,占总数的2.6%;人事动态类信息1558条,占总数的3.9%;重点领域类信息4514条,占总数的11.3%;监督检查类信息2157条,占总数的5.4%;三农类信息3316条,占总数的8.3%;便民服务类信息5473条,占总数的13.7%;工作动态类信息7072条,占总数的17.7%。其中市级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278条,占51%。

县(区)政府公开政府信息34033条,占公开总数的46%。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953条,占总数的2.8%;政策法规类信息2144条,占总数的6.3%;规划计划类信息851条,占总数的2.5%;业务工作类信息5854条,占总数的17.2%;应急管理类信息1259条,占总数的3.7%;九大重点领域信息2178条,占总数的6.4%;工作动态类信息11469条,占总数的33.7%;惠民类信息9325条,占总数的27.4%。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各县区、各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通过各种途径受理依申请信息公开申请8件,回复8件,回复率为100%。内容涉及农业、水利、国土等领域,均给予群众满意答复。

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收费情况

2013年,市政府、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办理回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未收费。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13年,全市没有发生因依申请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一是少数单位对贯彻实施《条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区、部门之间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水平、范围、程度相差较大。三是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计划生育、机构编制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开。四是各级各部门信息公开机构人员基本上兼职承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作任务重、目录杂,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二)改进措施

1.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制定完善《商洛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办法》,规范全市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市、县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资源目录体系建设,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更新维护、考核评估、监督检查、社会评议、培训宣传和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妥善做好相关工作,提高依申请处理效率,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2.深化重点领域公开。按照《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通知》(商政办发[2013]74号)要求,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公开财政预算决算、行政审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招投标信息公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征地拆迁信息公开等9个重点领域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分工,进一步细化分解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内容,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群众满意度。

3.拓展信息公开载体。加强公开载体和渠道建设。完善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强化网站信息公开功能,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积极探索政务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新的实用有效的公开载体和渠道,多形式地公开政府信息。加强市县政府档案馆等信息公开查询点建设,提高查询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方便群众查询了解政府信息,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强化监督考核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标考核和政府网站年度绩效评估工作,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全面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培训交流,积极学习各兄弟省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强对广大公务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切实提高全市机关业务应用能力。加强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推进和普及政府信息公开业务的基层应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和服务机制,拓宽人才吸纳渠道,利用社会各方面人才资源,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