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12年度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在市发改委网站发布。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市发改委办公室联系(电话:0914-2312844)。
一、概述
市发改委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下,切实加强了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及政策宣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及相关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发改委办公室,落实了1名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各项制度的落实,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工作责任。先后制订了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立健全了信息采集、编辑、审核、发布、共享等方面的办法及规章制度。明确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落实公开责任,加强审查,确保政务信息发布合法合规。
(三)加强基础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条例》,使大家充分认识贯彻施行《条例》的重要性,了解和熟悉《条例》,增强对公开政务信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做好了市发改委门户网站的改版、维护、信息的更新和报送工作,编报了市发改委信息公开目录,并通过门户网站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姓名、职务、工作分工、联系方式,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的名称、职能、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公开了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循环经济等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2年,市发改委信息公开的形式包括发改委网站、《发展改革动态》、电视专题片、宣传专栏、报刊杂志、新闻发布会、行风热线等形式,年度共计公开各类信息506条,其中在委网站公开信息334条、编发《发展改革动态》131期、宣传专栏12期、报刊杂志28期、新闻发布会1期。506条信息中,机构职能类9条,占1.8%;政策法规类信息21条,占4.15%;规划计划类信息23条,占4.55%;行政许可类信息168条,占33.2%;体制改革类7条,占1.38 %;统计类信息20条,占3.9%;通告公告类信息62条,占12.2%;其它信息196条,占38.7%。2012年,市发改委网站全年点击量累计18250次,日点击量最高达120次(日平均50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2年,市发改委没有收到任何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情况
市发改委2012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有关的申诉案。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市发改委2012年度未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进行收费,未产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诉讼相关的费用支出。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差距,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公开的载体需进一步拓宽,及时性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2013年,市发改委将结合发展改革政务公开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省、市《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面和信息量。继续做好向社会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建设等基本情况信息,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策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进展等方面信息公开力度。
(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强化委内各科室、委属单位信息公开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充分利用市发改委网站、《发展改革动态》、电视专题、报刊杂志、宣传专栏、行风热线等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展改革信息。进一步完善市发改委网站板块设置,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开展网站在线访谈和公众问答,打造发展改革部门与公众直接交流的平台,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站品牌。
(三)继续加强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力度。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和“三公”消费公开的认识,强化执政为民、廉洁从政意识,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三公”消费帐目公开,自觉接受干部和群众的监督。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1月31日